【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玉静)在持续推进本土创新的同时,河南不断引智入豫,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新动能。
2019年底,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集成)由郑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这是郑州市重点引进的又一新型研发机构之一。中科集成立足中科院微电子所和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所地合作平台新模式,聚焦MEMS先进传感器及高端芯片、物联网等开展创新研发,目前近10项成果正在顺利推进中。
在完成科研工作的同时,中科集成还搭建产业转化平台,孵化本地高新技术企业。截至目前,中科集成已孵化企业2家。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院长邱昕表示,以后预计每年孵化科技型企业3~4家。
落地不足两年 已成立4个研发中心
河南是制造业大省,工业资源丰富。尤其是在“十四五”规划的指引下,河南省坚持新发展理念,促进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打造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战略新兴产业链,为微电子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契机。
中科集成的落地为河南微电子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据了解,中科集成落地郑州以来,已建成4个研发中心,分别是先进MEMS智能传感器研发中心、智慧交通研发中心、网络电磁空间安全技术中心、智能通信研发中心,正在筹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时空技术与应用研发中心和智能电磁信息感知预警系统研发中心。
在科研领域,中科集成结合河南省和郑州市的产业整体部署特点,聚焦MEMS先进传感器及高端芯片、物联网、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和智能通信系统等开展创新研发,近10项成果都正在顺利推进。
预计未来每年孵化科技型企业3~4家
在完成自身科研任务的同时,中科集成还着力为河南本地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
两年来,中科集成协同相关领域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以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创新要素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推进产学研合作进程。
在孵化本地高新技术企业方面,截至目前,中科集成已孵化企业2家,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中科集成预计每年孵化科技型企业3~4家。
邱昕表示,中科集成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技术服务等方面已开始崭露头角,正在集成电路专业领域形成聚集效应。未来,研究院将面向集成电路和系统应用开展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力争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具体将以自主研发技术和产品为核心,构建高水平的研发转化平台与企业孵化平台,打造高科技示范工程;联合重点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加强主导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实现多领域的资源整合,助推区域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发展。在人才培养上,中科集成会以郑州市科技发展和研究院人才队伍建设需求为牵引,联合各大院校和培训机构,采取人才引进、学术交流、技术研讨等方式,大力推进本土微电子专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郑州市创新创业和人才高地。。
据透露,未来中科集成将依托技术和人才优势,梳理中科院在河南省相关信息化和智能化工作成果,大范围整合院内外的成熟技术,建立成果数据库,对接当地企业实际需求,助推企业技术升级,同时发挥中科院微电子所的整体技术优势,切实研究基于河南现实情况的关于集成电路发展的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在该领域为政府起好智库作用。
——企业简介——
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于2019年12月25日经郑州市政府批准成立,是由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举办的事业法人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派出骨干团队负责研究院的建设和运营。
研究院面向未来信息社会的需求,聚焦MEMS先进传感器及高端芯片、物联网、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和智能通信系统创新研发,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移动化条件下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为依托,在智慧园区、智慧交通、应急管控等重点领域开展融合应用创新研究。同时,研究院搭建了产业转化平台公司,用以孵化本地高新技术企业,构建高水平研发转化平台与企业孵化平台。
研究院现已建成4个研发中心,分别是先进传感器研发中心、智慧交通研发中心、信息安全工程研发中心、智能通信研发中心。目前在职人员73人,其中研发人员62人,占84.6%;博士学位21人,硕士21人;有高级职称的有25人,中级职称20人。
责编:陈玉尧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