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央银行意味着什么?英中专家古德哈特、乔依德这样说
大河财立方
2021-10-25 21:35:00
未来整体中央银行的职能以及整个货币供应流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对国际货币体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丘眉 实习生 李龙雨)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与此同时,央行的数字货币已经引起全球关注,几家大的中央银行,正在实验性地推出数字货币。因此,未来整体中央银行的职能以及整个货币供应流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对国际货币体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10月24日,“2021上海货币论坛——货币制度和机构:演变和理论”在上海举办。期间,中英专家专门就“现代中央银行的建立及其意义”的话题进行深入研讨。

古德哈特

专题上首先发言的是Charles A.E.Goodhart(古德哈特)教授,他曾经担任英格兰中央银行的顾问。古德哈特表示看到疫情导致中国以外大多国家在交易中使用的现金变少了,但大家的现金保有量其实变多了。古德哈特认为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绝对不会替换现金。在疫情这一特殊原因外,还因为纸币的可得性,如果存款的利率或者说短期资产的利率是负的话,大家会永远选择持币。而对于中央银行,为何世界还没有一家考虑用数字货币彻底取代货币,则有多重原因,包括隐藏的电力系统性崩溃的可能威胁。关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会否流行起来,古德哈特也持怀疑态度:“商业银行允许你透支,还提供一些其他服务,比如说记录交易流水等等。这些都是中央银行不太可能会提供的。”

乔依德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则认为,货币形态从具体越来越走向抽象,从账户货币一直到数字货币。与此同时,货币的发行从分散慢慢走向集中,以前私人可以发,还有各类银行也能发,现在慢慢集中到中央银行。“先不谈好坏,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全球进入到信用货币时代,这是货币制度重大的变化,而中央银行的演变与货币制度是相互影响、相互定义的。”

到底什么是现代中央银行?乔依德的结论是,现代中央银行等于近代中央银行加信用货币制度赋能,因为科技进步、生产效率、经济全球化,丰富了中央银行的赋能。“现代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货币政策的银行。”

对乔依德的结论,其他参与讨论的嘉宾表示认同。不过,有嘉宾认为中央银行不仅含有货币形态的演变,还有两个演变需要关注:一个是金融体系的形态及演变,另一个是实体经济的形态及演变。

怎么建设现代中央银行?论坛上有与会嘉宾表示:如果从西方的实践来看,现代中央银行大致有四个特点:更加注重物价;更加依赖信用;更加突出预期管理;更加注重维护金融稳定。“当然,我们跟西方的做法是不一样的。根本原因在于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人均GDP1万美元这个阶段维持越长,经济潜力释放越充分,又可以防止信用紧缩引发经济的金融危机。”

在乔依德提出的几种银行加总的说法之外,有其他嘉宾表示,要加入“人民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一家把人民放进名字的中央银行。”

责编:陈玉尧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