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设备有“河南造” !青豫直流工程为河南输电超160亿千瓦时 | 绿色转型低碳河南⑦
大河财立方
2021-09-19 17:52:00
特高压设备领域,河南尚有一席之地,而在享受特高压技术红利方面,河南早已“尝鲜”,被视为国内清洁能源输送样板的青豫直流工程就是载体。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张克瑶)9月7日,河南省委工作会议提出,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实施“十大战略”。

其中,“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涉及绿色能源、绿色技术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特高压技术可以将我国清洁能源从西北部的富余地区送往东中部负荷中心,未来或在我省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

实际上,河南的特高压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平高电气(600312.SH)、许继电气(000400.SZ)等河南上市公司业务涉及特高压设备;作为国内首条100%清洁能源输电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青豫直流工程)自投运以来,累计向河南省输送超过160亿千瓦时清洁绿电。

特高压设备有“河南造”,

央企重组涉及这两家上市豫企

自9月起,平高电气控股股东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高集团)喜讯连连:9月1日,平高集团承建的吉尔吉斯斯坦国家重点工程——巴特肯州阿卡地区两座110千伏变电站,通过该国电力部门组织的竣工验收,该工程采用的145千伏断路器由平高电气研制;9月18日,平高集团自主研发的170千伏HGIS型开关日前顺利通过L90开断试验,为下一步打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4家河南上市公司业务涉及特高压领域。平高电气主营高压开关、配电网开关等业务,许继电气产品包含智能变配电系统、直流输电系统等,通达股份(002560.SZ)、开普检测(003008.SZ)业务分别为电线电缆生产、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的检测服务。

今年上半年,上述4家公司业绩分化明显,在营收及归母净利润方面,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通达股份、开普检测双双下降。

在最新一轮的央企重组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和中国西电集团部分子公司重组整合获国务院批准。作为国家电网下属企业,平高电气、许继电气位列重组队伍中。9月14日晚,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公告称,国务院国资委将新设公司,两家公司控股股东股权整体划入该新公司,两家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据了解,中国西电集团是我国唯一一家以完整输配电产业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业内认为,本次重组是国家电网剥离装备制造等竞争性业务的开始。

青豫直流工程成清洁能源输送样板,

累计为河南输电160亿千瓦时

要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能源变革首当其冲,其关键是使用更多的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而特高压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送电能的优势,为我国清洁能源跨区域输送提供便利,也能间接减少国内燃煤电厂建设。

特高压设备领域,河南尚有一席之地,而在享受特高压技术红利方面,河南早已“尝鲜”,被视为国内清洁能源输送样板的青豫直流工程就是载体。

国网河南直流公司豫南站站长常东旭介绍,去年12月,青豫直流工程全面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行,今年7月26日18点16分,青豫直流工程输电功率提升至400万千瓦,全力支撑我省防汛抢险、度夏保电工作。

“到今天(9月19日)0点,青豫直流工程自投运以来向河南输送清洁绿电已经超过160亿千瓦时。”常东旭表示,这能助推河南减少燃煤消耗约73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987万吨。

电力行业人士分析,理论上讲,青豫直流工程可以实现每年400亿千瓦时清洁电力从青海直送中原,约占河南年用电量的八分之一,能让河南减少燃煤消耗约183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967万吨,但按照最新输送电量数据推算,今年青豫直流工程全年输电量将不足400亿千瓦时,原因在于青海地区风电、光伏发电端的输电量不够稳定。

不过,青豫直流工程给河南的输电量未来有望增长。

近日,青海省能源局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对青海至河南直流特高压输电通道可再生能源基地二期电源项目公开招标,累计招标项目规模达5.3GW,含1.5GW风电项目、3.5GW光伏项目和300MW光热项目。对此,常东旭认为,该项目将增加来自青海省发电端的绿色电力来源,有利于提升河南接收的绿色能源电量。

A股特高压板块受资本追捧,

多只概念个股股价较年初已翻倍

最新信息显示,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划,“十四五”期间特高压交直流工程总投资3002亿元,新增特高压交流线路1.26万公里、变电容量1.74亿千伏安,新增直流线路1.72万公里、换流容量1.63亿千瓦,特高压电网将迎来新一轮的建设高峰期。

资本市场同样追捧特高压板块。根据Wind数据,截至9月17日收盘,特高压指数(884190.WI)年内涨幅42.16%,正在冲击历史最高点;特高压板块内,特变电工(600089.SH)、永福股份(300712.SZ)、四方股份(601126.SH)股价较年初已翻倍,思源电气(002028.SZ)股价年内涨幅接近1倍。

信达证券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左前明在9月2日研报中表示,加强电网建设是提升新能源接入能力的基础,大基地开发模式提升特高压等主干网架建设需求,负荷快速增长叠加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催生配电网建设需求,我国配电网建设水平弱于主网,配电网将是未来投资建设的重点。

据国家电网《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十四五”规划建成7回特高压直流,新增输电能力5600万千瓦,“十四五”配电网建设投资超过1.2万亿元,占电网建设总投资的60%以上。

左前明认为,预计“十四五”电网投资较“十三五”持平,有望进一步提高,其中近两年电网投资水平或将保持稳定,2023年新一轮输配电价监管周期开始后有望抬升;考虑当前缺电形势和中东部地区清洁发展需要,特高压建设或超预期。

责编:杨志莹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