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裴熔熔 文 马腾飞 摄影)重温红色金融历史,汲取砥砺前行力量。
9月17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办公室党支部与河南大河财立方传媒控股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联合党建活动,以“重温红色金融史”为主题,前往河南钱币博物馆,参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金融货币展”。
从大革命时期破土萌芽,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期间逆境生存,再到解放战争时期发展壮大,红色金融生生不息。本次展览即是人行郑州中心支行以“回望初心 砥砺奋进”为主题举办的特别展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领导我国红色金融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分散走向统一的艰辛历程。
在讲解员的讲解与带领下,党员们走过“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人民银行建立时期”,认真观看每一张图片、每一份实物,聆听一段段红色金融故事,领会经济战场上的无声战斗如何为军事斗争筑起物质与民心的坚实保障。
在“土地革命时期的红色金融”展区,一个关于“扁担银行”的展板,引起党员们的注目。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之后,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14名工作人员也加入进来,他们没有长枪、刺刀、手榴弹,带着几十担现洋,几十担票子,还有一批油墨、纸张和印钞票的机器,共计一百多担,开启了长征。“扁担银行”也由此得名。早期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令人敬仰与钦佩。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金融”展区,旧址位于平顶山宝丰县的中州农民银行,是河南红色金融的典型代表。
作为当时中原解放区最主要的银行,中州农民银行通过发行中州币等有力举措,排除法币,杜绝金元券的渗入,保障了解放区经济战场的胜利。同时,中州农民银行还开展了贷款、汇兑、投资等相关业务,对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除此之外,革命根据地的货币斗争、艰苦朴素的印钞条件、早期红色金融的创新做法等红色金融故事,也让党员们久久驻足,深受触动。
多位党员表示,开展红色金融史的学习意义深刻,让大家从金融角度感悟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践行使命与担当。
参观之后,双方党支部成员举行座谈,就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共建河南金融界良好生态等达成共识。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文瑞,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办公室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袁道强,大河财立方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王雪飞等出席。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宣传红色金融史,自9月22日起,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将联合大河报·大河财立方推出“红色金融在河南”系列报道,通过实地探访平顶山、信阳、安阳、驻马店、濮阳等地的红色金融遗迹,挖掘背后的红色金融故事,以再现中原地区的红色金融发展脉络,致敬那些在无声的经济战场上,默默奉献的金融业革命先烈,并以史为鉴,探寻现代金融业应秉持的红色金融内核。
责编: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