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张克瑶)8月以来,在氢能源产业消息的不断刺激下,A股市场氢能源概念受到资本青睐,整体保持上涨走势。氢气是公认的清洁能源,氢能产业发展前景也被看好。不过,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阶段国内氢能产业发展仍有诸多瓶颈亟待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省氢能产业发展呈现“百花齐放”之势,郑州、洛阳、新乡、安阳等地均有动作。《河南省2021年补短板“982”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显示,6个氢能与燃料电池项目入选项目清单,总投资67.82亿元,其中2021年计划完成投资15.8亿元。
8月A股掀起氢能源“红色风暴”
东财数据显示,经历7月末触底,8月氢能源指数(BK0864)开始反弹。截至8月19日收盘,氢能源指数当月涨13.42%,远超今年内其他月份涨幅。多只氢能源概念股票价格一再突破新高。8月至今,东岳硅材(300821.SZ)、华昌化工(002274.SZ)、兴发集团(600141.SH)等公司股价先后达到历史高点。
卓创资讯氢能源分析师陈汶桂认为,近期氢能源受关注,主要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关,自去年起,加氢站建设开始加速,据卓创资讯了解,国内广东佛山以及长三角、京津冀个别地区加氢站运营相对较好,此外物流、公交等专用加氢站保持运营状态。
在氢能源板块上涨过程中,行业消息持续发酵亦起到推波助澜作用。8月10日,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氢能发展战略,研究推动将氢气内燃机纳入其中予以支持;8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北京首座冬奥配套加氢站正式投运;8月16日,河北省发改委印发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北京市也发布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
尽管氢能源板块跟着受益,但部分上市公司主动“降温”,相继发布公告,对氢能源业务情况进行风险提示。8月10日,全柴动力(600218.SH)公告,公司燃料电池业务处于研发试制阶段,尚未批量生产;8月13日,厚普股份(300471.SZ)公告,公司氢能业务收入规模较小;8月16日,浙江新能(600032.SH)公告,氢能板块收入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有限。
“十四五”期间,氢能被视为未来产业而受到重视。国家“十四五”规划显示,要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在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
国内氢能产业落地推广
尚存诸多问题
资本市场氢能源概念一片火热,而现实中,国内氢能产业的落地推广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陈汶桂介绍,目前国内氢气作为化工产品,在工业领域中应用较多,比如化工、冶金、电子等行业,而将氢气作为能源产品的氢能产业,氢气需求在能源领域占比不大,鉴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较少,多数加氢站运作效率并不高。虽然国内副产氢资源丰富,但储运技术尚需突破来降低氢气成本,氢气运输成本占加氢站氢气成本的70%。
河南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氢枫)负责人刘美丽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氢能源产业链包含氢气供应、加氢站建设、氢能汽车运行,三者缺一不可。
氢气供应的问题在于制氢方式。陈汶桂表示,国内加氢站的氢气来源比较丰富,整个氢气交易市场有尾气提纯、煤炭天然气及甲醇制氢、电解水制氢等制氢方式,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电解水制氢是未来趋势,该方式的优点是成本低、更环保,缺点是供给不稳定,现阶段国内北方地区布局较多,但在建项目进度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而定。
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增幅远不及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0.4万辆、147.8万辆,同比均增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6万辆、122.7万辆,同比均增2.2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4万辆、25.1万辆,同比增1.1倍、1.3倍;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64辆、675辆,同比增48.5%、47.7%。
在加氢站建设方面,国产设备性能仍有提升空间。某从事加氢站建设的行业人士透露,国家对氢能源产业链要求是达到自主可控,但从公司实践及业内反馈来看,加氢站的部分进口设备稳定性优于国产设备,国产设备的材料、工艺需要继续改进提高。
此外,为了更好地发展氢能产业,现行的政策法规也需要调整。上述行业人士介绍,国家对氢气的管理还是依照化工产品标准,如果能明确氢气的能源产品属性,将更有利于氢能产业部分管理标准的完善。
河南多地布局氢能,
多家上市企业“涉氢”
开源证券分析师刘强在其研报中介绍,氢能的能量密度是汽油的3倍有余;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是传统内燃机的2倍;其反应物是水,没有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安全可控,引爆条件比汽油更严苛。
去年9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示范期间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入围示范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示范期暂定为四年。然而,示范城市群名单至今尚未公布。
刘美丽认为,河南发展氢能产业优势明显,一是河南本土有大量的化工企业,副产氢(灰氢)资源充足,河南氢枫还和河南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合作布局天然气制氢(蓝氢);二是河南拥有氢燃料整车厂家,郑州已投入试运营223辆氢能车辆,预计2025年数量达到4000余辆;三是河南交通便利,省会郑州是交通枢纽,物流重卡流量大,在氢能源公交试运营的基础上,氢能源物流重卡试运营将水到渠成,河南氢枫将布局氢能网络,助力河南氢能产业发展。
河南省内多地都在布局氢能产业。除了宇通客车(600066.SH)氢能源公交在郑州试运营,前文所述《方案》中的氢能相关项目,分别由洛阳、安阳、新乡、平顶山市政府牵头。此外,开封“十四五”规划显示,加快建设加氢站,推动郑州大都市圈氢能源基地建设;焦作“十四五”规划显示,前瞻布局氢能源等未来产业。
在河南上市公司中,除宇通客车之外,濮耐股份(002225.SZ)、濮阳惠成(300481.SZ)、汉威科技(300007.SZ)、金马能源(06885.HK)均涉及氢能源概念。
公开信息显示,濮耐股份参与设立氢能源产业发展基金;濮阳惠成全资子公司从事氢气贸易;汉威科技有适用于氢燃料新能源汽车的气体传感器;金马能源已具备年产3.5亿立方米副产氢气的能力,还将布局加氢站、氢能重卡。
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指出,预计2020年至2025年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氢能源汽车数量达到5万辆,加氢站数量200座;2026年至2035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加氢站数量达1500座,实现燃料电池汽车1500万辆。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