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图升级,“导航”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向何处?
大河财立方
2021-07-16 13:30:12
7月15日,一袭长衫的俞永福亮相德云社,与“德云皇后”于谦,以对口相声的形式,开启了高德地图的品牌升级发布会。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沛 文图)7月15日,高德地图品牌升级发布会在北京举办。7月初重返阿里权力中心、开始执掌阿里本地生活板块的俞永福,仍以高德地图董事长身份亮相。

相对此前高德地图“就是做好一张地图”“不做商业化和 O2O”的战略定位,此时的高德地图则开启酒店、门票、加油、充电等场景的全线布局。这张重新勾勒的阿里本地生活版图,清晰透露了对美团、携程、滴滴等核心业务板块的觊觎。

不过,消费者对高德地图的认知在于“导航”,繁杂的业务加载后,能否实现“导航”切入目的地服务的目标,仍有待市场检验。

高德上线“全家桶”

7月15日,一袭长衫的俞永福亮相德云社,与“德云皇后”于谦,以对口相声的形式,开启了高德地图的品牌升级发布会。

这种充满北京生活气息的发布形式,与高德地图此次发布主题气息吻合。

作为“老北京”,于谦不仅熟悉北京的各个街道,更是熟悉各个胡同的美食、各处垂钓佳处,可谓“哪儿都熟”。

希望对城市“哪儿都熟”,恰恰是高德此次品牌升级的目的。

俞永福坦言,过去19年高德专注做好一张地图,如今则希望打造“出门好生活开放服务平台”,除了大众熟知的地图导航、高德打车之外,还聚合了吃喝玩乐行等多种基于位置的出门服务。现场的宣传片中,于谦领衔演绎了高德地图在美食、打车、酒店、加油、门票等多个出门生活服务场景的应用。

为了将用户喜欢的服务推荐给更多用户,高德指南同时进行了升级,用户可以自行创建、分享自己生活经验和兴趣地点的“高德指南——个人指南”。

换句话说,手握阿里旗下高德、饿了么、飞猪三大“王炸”的俞永福,试图用地图流量+出行、社交、旅游、外卖业务的“组合拳”,重新定义阿里本地生活服务的业务版图。

高德地图的最终目的,也是希望完成“我在哪”(导航)“怎么去”(出行)到“我去哪”(决策)三个阶段的能级进化,终端解决市民出行决策和出门服务的问题。

阿里版“美团”?

以高德地图为聚合流量入口,汇聚餐饮、酒旅等板块的链接与交易,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的拳脚施展,颇有美团的身影。

不过,线下服务是美团多年鏖战的重镇,由点评导向目的地商家,终端优势明显。

相对于美团的业务模型,吃导航“流量饭”的高德地图,其模式为向其他B端服务商导入流量,抽订单分成。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注意到,在高德地图中预定酒店,高德会转入同程艺龙、携程等页面下单。这种模式,可以通过聚合入口快速实现流量共享,但也让高德分出更多精力,在复杂的竞合关系之间寻找平衡点。

毕竟,除了阿里系的自己人外,任何拥有自身流量入口的企业,都在建设流量护城河,不会将“命脉”放在他人之手,一旦某项业务与高德产生竞合关系,高德的平台优势将难以施展。

高德地图选择这种“轻”模式,也是由于自身在交易运营基因、线下服务基因方面存在短板。

高德与饿了么、飞猪“合体”,对标的就是美团最大的两块收入:外卖餐饮和酒旅。

反观饿了么与飞猪,这两年表现不尽人意。在外卖领域,饿了么节节败退,市场份额缩水,不及美团一半;酒店旅游方面,与美团扎根市场、横扫酒店资源的“接地气”不同,飞猪始终在云端玩流量,根基并不沉稳。

不过,将阿里系非电商业务整合,以高德地图为超级聚合入口,俞永福尝试破局服务分散带来的流量分散。整合之后,俞永福手里的牌与王兴手里的牌,大小差不了多少。

尽管与美团仍有差距,但对俞永福来说,只要牌面顺了,哪怕是手握四个三,也是“一手炸”。

重兵布阵“第二曲线”的背后

事实上,阿里长期面临与拼多多、美团的两大战线。随着外界的风云变幻,阿里也正在调整重心。

早在2018年,媒体就讨论过一个问题:如果可以选择瞬间消灭一家公司,你认为阿里会选谁?答案在美团和拼多多之间盘旋,多数人选择了美团。

如今,这种选择在阿里内部也更统一。尽管反垄断“大刀”向互联网公司砍来之后,阿里被罚182亿元,但监管这把“双刃剑”也给阿里带来了益处。

近段时间,相互“屏蔽”8年后,阿里和腾讯的关系在“破冰”。相关人士透露,双方此番“世纪大和解”,监管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反垄断的“利刃”下,除了积极迎合监管,双方的和解也伴随着更多利益方面的考量。无论对阿里还是腾讯而言,此时选择向对方开放生态系统,都是一笔不亏的买卖。

尤其对淘宝系电商而言,获得重返微信生态的机会,无疑将助力淘宝系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新用户与下沉市场。

对于依仗微信生态崛起的对手拼多多来说,这则是一个长期利空的消息。而拼多多利用百亿补贴出来的市场,不足以让阿里从内心深处感到恐惧。因为,拼多多所走的道路,基本不会偏移“先行者”阿里此前走的路太远。

但是,阿里在电商业务上的增长面临天花板,亟须开拓“第二曲线”,已经有美团探路的本地生活板块,想象空间巨大,发力该领域,也能帮助阿里讲好下一步的资本故事。

因此,反垄断风波后,阿里第一次组织调整就冲着本地生活而来,意图也十分明显。

俞永福的“加减法”

掌门人的领导风格,往往投射在业务本身。作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的新晋掌门人,俞永福也被外界多维解读。

相继接手过高德集团、阿里妈妈、阿里大文娱集团等重要业务的整合工作,俞永福几乎负责过阿里所有的非电商业务板块,也未被贴上“电商人”的标签。

在成为高德地图董事长后,俞永福整合的第一步,就是做“减法”。俞永福对高德地图动“手术”,上来就先砍掉团购、代驾、保洁等O2O服务,在45天内完成新版本更新,为高德“减负”,只聚焦用户出行需求,也提升了App流畅度。

当然,俞永福的打法,也并非百试不爽。2016年10月31日,阿里宣布正式成立阿里文化娱乐集团,俞永福担任新集团董事长兼CEO,担负阿里大文娱的整合。

在整合上,俞永福依旧是一贯的打法,砍掉自营影院等业务做“减法”,减少自建院线、自制内容的策略,除了主要负责人外,在大文娱内部一半以上的工作人员都是技术人员,而并非内容创意人员。

但结果未能如他所愿,阿里大文娱未见起色,各项业务都表现欠佳。俞永福在辞去大文娱董事长职务后,也被外界认为是离开阿里权力中心。

似乎是一个轮回。重新回归权力中心的俞永福,对最初的“福地”高德地图开始做“加法”——从去年9月,高德地图上线了一份覆盖国内350个城市“吃住行游购娱”全品类热门推荐的“高德指南”,到如今的“哪儿都熟”场景布局,让高德地图的版图丰腴起来。

但依靠“减法”聚焦导航业务,“弯道超车”百度地图的俞永福,此次又能否仅仅依靠导航的流量,来加码和承载如此多的战略需求?

毕竟,高德地图的天然实用属性是导航,如果这个实用功能的体验感下降,那又将回到高德地图最初的牌面。

高德地图究竟将“导航”阿里本地生活服务走向何方?或许,不久即将分晓。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分享至: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