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中国电影市场影响多大?13家A股影视企业年报披露“大数据”
大河财立方
2021-04-28 07:47:00
截至4月26日,国内有13家影视类A股企业披露了其2020年年报,而实现净利为正的只有3家,其余10家业绩均为亏损。而在2019年度,则有8家业绩盈利,5家业绩亏损。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吴春波)过去的2020年,国内影视行业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重创。

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尽管2020年下半年电影市场回暖,全年票房仍只有204.17亿元,同比2019年下降了三分之二,全国院线累计放映影片数量较2019年减少260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院无法营业、新片未能按时上映、影片拍摄进度减速、投资回款周期拉长,对行业内公司的营收造成了严重影响。

截至4月26日,国内有13家影视类A股企业披露了其2020年年报,而实现净利为正的只有3家,其余10家业绩均为亏损。而在2019年度,则有8家业绩盈利,5家业绩亏损。

进入2021年,国内电影市场在去年下半年回暖的基础上继续上行,行业企业基本面有所改善,今年一季度票房接近疫情前同期水平。在已披露一季度业绩的7家行业企业中,仅有两家企业继续亏损,其余也表现为正面盈利,其中光线传媒盈利增长超过5倍。

10家影视股已年报亏损,

涉及唐德影视、横店影视等

受疫情影响,2020年整体影视行业均呈现低迷的态势,影视剧生产数量相较往年有大幅度 的下降,同时疫情导致国内院线停工178天,部分中小影院迫于生存压力陆续退出。生存成为影视行业在疫情期间的首要问题,基本面盈利能力改善任重道远。

在10家亏损的电影类上市企业中,面临的情况也各有不同。其中湖北广电、金逸影视、中视传媒、上海影视、横店影视及中天光泽均在2020年度由盈转亏,而唐德影视、幸福蓝海、当代文体和文投控股则表现为持续亏损,唐德影视已经连续第三年亏损。

对于业绩亏损,唐德影视表示,由于电视剧《巴清传》未能按期播出的影响,加之受行业景气度下滑影响,公司投资制作的影视剧项目制作和销售进度低于预期,导致公司 2018、2019和2020年度净利润为负数。

此外,业绩连续亏损对唐德影视发债券资、银行贷款融资等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其2020年度的现金流继续处于紧张状态,对其项目制作及发行进展造成一定影响。

在电影主要放映场所院线方面。幸福蓝海2020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2月31日,幸福蓝海院线旗下影城累计447家2815张银幕,放映场次209.09万场,同比2019年度下降53.46%;观影人次2181.6万,同比2019年度下降68.34%。

2020年度,幸福蓝海实现院线发行及影城放映业务实现收入2.36亿元,同比2019年下滑了81.86%%。

另以文投控股为例,2020年度,文投控股旗下耀莱影城响应国家疫情防控要求停业近半年,于2020年7月下旬起陆续恢复营业。受疫情影响,耀莱影城实现总票房2.18亿元(含服务费),较2019年同期大幅下降。

为减轻疫情造成的经营压力,文投控股2020年及时调整经营计划,决策关闭经营效益较差的影院45家,根据经营需要新开影院1家。

2020年度,文投控股实现营业收入5.28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76.2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63亿元。主要原因为受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影响,全国影城院线长时间停摆,电影放映业务及影视投资业务收入大幅度下降,同时导致商誉等长期资产出现减值。

实际上,新冠肺炎疫情对于电影业的影响覆盖全产业链。根据横店影城2020年度报告,报告期内,“电影放映”的收入同比下滑66.91%,“影视制作发行”收入同比下滑60.15%,两项主营业务毛利率均为负数。

3家企业盈利,

仅有1家靠电影业务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消费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网路上,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电视剧集”相关收入表现向好,但仍有影视类上市公司靠电影业务实现盈利。

截至4月26日,在已披露2020年度报告的13家影视类A股上市企业中,有3家企业实现盈利,分别为华策影视、光线传媒和华录百纳,分别实现盈利3.94亿元、2.88亿元和1.15亿元。其中华策影视和华录百纳的净利润较2019年度还有增长,华策影视实现扭亏为盈,而华录百纳盈利微增0.55%。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梳理发现,电影及相关业务在华策影视及华录百纳营收中占的比重很小,企业盈利主要靠电视剧集的销售。

以华录百纳为例,在其2020年度的营业收入中,来自电视剧集的收入占比为55.62%,来自电影的相关收入占比仅为11.20%,不及营销业务占比的29.05%。

以华策影视为例,在其2020年度的37.32亿元营业收入中,电视剧销售相关业务收入占比高达91.61%,来自影院票房和电影销售的收入合计占比仅为2.22%,相差极为悬殊。即便是在2019年度没有疫情影响的情况下,这个比重也仅为8.01%。

但从华策影视营收规模成长表现来看,2020年度,华策影视实现电视剧销售34.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2.58%,影院票房和电影销售收入则分别下滑75.92%和53.89%。

光线传媒是3家盈利企业中唯一靠电影业务盈利的企业。光线传媒2020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光线传媒实现营业收入11.59亿元,业务规模较上年同期减少了59.04%;其中电影及衍生业务收入占比达到81.20%,对应业务收入为9.4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了89.48%。

而在光线传媒2020年度营业收入中,前五部影视剧收入总额就达到8.94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7.13%。

根据光线传媒年报,这五部影视剧作品分别为《姜子牙》、《新世界》、《如果声音不记得》、《八佰》和《荞麦疯长》,其中只有《新世界》为视频平台中播放的传统电视剧,其余四部均为电影院线放映的电影。

值得注意是,2020年10月1日,有光线传媒主投、主控的动画电影《姜子牙》上映,并取得 了超过16亿元的票房成绩,获得了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亚军、年度院线电影票房季军、动画电影票房年度冠军,刷新了动画电影首日票房记录。

光线传媒表示,得益于多年在电影行业的丰富积累及在电影衍生业务领域的布局、拓展,公司电影衍生收入及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时电影业务毛利率同步上升,电影衍生业务也成为公司收入及利润的有力补充。

政策助推电影市场加速回暖,

今年一季度票房接近疫情前同期水平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了较长时间内的影院暂停营业,新片撤档或延期,影片拍摄进度减速,投资回款周期拉长,观众观影意愿降低,这使得影视行业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大量影视公司无法撑过“寒冬”而倒在行业复苏来临前,行业加速出清。

疫情笼罩下,全球电影市场几近瘫痪,国际其他电影市场同样受疫情冲击,进口影片大幅减少,国外疫情控制与复产复工进度大大落后于国内。2020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虽然遭受了疫情的沉重打击,但超过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

2020年4月初,国家电影局协调财政部、发改委、税务总局等部门,研究推出免征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其他财税优惠政策。

2020年5月1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电影局联合发布公告,为电影行业提供税费支持政策并暂免征收电影专项资金。

2020年7月16日,国家电影局下发《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各地也相继推出了相关支持措施,提出一揽子纾困政策,保障电影市场正常运转、支持电影产业健康发展。

一系列措施促进国内电影业在2020年下半年迅速回暖,今年一季度票房已接近疫情前同期水平。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为180.93亿元,同比增长 705.29%,但仍较2019年同期下滑 3.19%;累计实现观影人次4.23亿,同比增长603.66%,但仍较2019年下滑12.04%。

截至4月26日,有7家影视类上市公司相继发布了其2021年一季度报告,但基本面已有所改善。仅有两家企业继续保持亏损,华策影视、光线传媒、文投控股、上海影视和中天广泽均实现盈利,其中光线传媒实现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573.14%。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分享至: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