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区域旅游辐射中心?政商学三界大咖纵论黄河文化旅游带
大河财立方
2021-04-22 19:37:00
来自国内高校的教授、著名旅游城市政府官员、旅游业企业负责人等政商学界大咖欢聚一堂,共话黄河沿线经济带城市旅游发展。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张利瑶 丁洋涛 实习生 马萌阳 文图)大咖齐聚黄河之滨,共话文旅行业发展。作为2021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的分论坛之一,4月22日上午,由世界旅游联盟主办的城市旅游对话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序幕。

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国内高校的教授、著名旅游城市政府官员、旅游业企业负责人等政商学界大咖欢聚一堂,共话黄河沿线经济带城市旅游发展。

中部崛起话郑州

积极打造区域旅游辐射“郑中心”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郑州作为河南省会,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已在郑州成功举办了六届,是加强国际旅游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已成为河南省和郑州市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世界旅游联盟主席段强在致辞中表示。

随着全球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多个国家和地区正陆续开放旅游,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旅游业发展,提振旅游消费。在此背景下,结合旅游城市的特点,此次城市旅游对话主题为——打造区域旅游辐射中心。

后疫情时代,对区域大城市而言,如何打造提升国际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在旅游业复苏振兴中,更好地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如何创新城市旅游产品供给,更好地适应疫情后市场变化新形势?如何塑造城市品牌形象,整合各方资源,更好地实现城市及目的地的高质量发展?这些问题已经是摆在城市旅游发展面前的时代话题。

论坛现场,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史占勇表示,近年来,郑州市聚焦打造具有黄河流域鲜明特征的文旅强市,持续深化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文旅融合,叫响了“山、河、祖、国”的文旅品牌,构建了黄河文化带、环嵩山文化带、中心城区文化板块的“两带一心”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郑州特色的“文旅兴城”新路子。

他表示,“十四五”时期,郑州将把“文旅强市”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努力打造一批具有郑州标识的文旅品牌和文旅名片,把郑州建设成为古今相映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独特魅力的黄河流域国际旅游门户。

城市既是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也是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它承载着旅游集散中心的重要功能。对此,世界旅游联盟秘书长刘士军表示,一个城市的旅游发展,依赖于旅游系统的多个子系统的相互协调、相互支撑和相互影响。国际旅游枢纽城市的打造,就是围绕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城市旅游功能的目标,以标准化为手段、以旅游为核心,完成多部门协同、共同合作建设的社会上的巨大工程。

同时,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彭青从大型赛事对城市产业集聚的影响、对城市的反哺作用等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大型赛事有助于推进城市智能化管理,能够促进团餐等产业的聚集和相关产业的升级。CNN国际中国区的商务总监、资深媒体人湛春春从媒体在新时期城市旅游发展中可以扮演角色角度进行分析,与现场嘉宾热烈互动。

杭州市政府参事、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智库专家李虹从核心理念、城市规划、产业驱动等角度,分析杭州从一个传统的风景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的一系列过程。

韩国首尔市观光体育局局长朱容台通过视频形式向现场嘉宾交流,他表示,疫情让人们更加意识到旅游的重要性,旅游不是可有可无而,而是美好生活的刚需。“疫后报复消费心理复苏,相信爆发式出行时代指日可待。”

大咖云集“头脑风暴”

纵论黄河文化旅游带发展前景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中华文化的摇篮。“黄河大合唱”不是独唱,而是协奏曲。黄河流域蕴藏了丰富的旅游文化,建筑、风俗、服饰等有形和无形要素,共同组成了黄河文化的完整体系。

当下,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协同发展,离不开沿线城市群的联动推进。在当天的圆桌对话环节,来自政商学界的嘉宾纵论黄河文化旅游带发展,为沿线经济带城市旅游发展一起“头脑风暴”、建言献策。

河南和山东是黄河沿线经济带、黄河文化旅游带中的核心省份,为整个黄河流域以及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发展贡献卓著。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延庆在分享中指出,“十四五”期间,通过文化打破发展黄河文化旅游带内的行政区划,通过线路把各个区域串起来。“目前通过梳理资源、重新规划、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为黄河文化旅游带发展做足了准备。”李延庆表示。

“黄河大合唱不是独唱,而是协奏曲,需要黄河沿线城市群各自发挥各自优势。山东在旅游品牌塑造方面,打造‘好客山东欢迎你’主品牌,同步推出十个文化旅游子品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调研员王荣国认为,要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和建设作为基本统领,沿线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和各自优势,联动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发展。

黄河沿线经济带城市旅游发展,归根结底是要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复旦大学旅游系副主任孙云龙认为,黄河沿线城市群之间需要有动力机制使其产生联系,即人、财、物之间的流动。“这就需要一种自然资源禀赋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孙云龙表示,如何利用好黄河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逆流而上的发展动力,是目前黄河文化旅游带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

城市和旅游之间是何种关系?又该如何促进城旅共荣?暨南大学深圳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朱明芳认为,城市是现代旅游产生的原生原因,现代旅游的发展又带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城市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提供一种标准的优秀生活模板,旅游和城市之间应该是城旅共处、城旅共荣的关系。”

偌大的黄河流域、源远流长的母亲河,在OTA(在线旅游机构)看来应如何开发?他们对此是否感兴趣?携程集团副总裁、商业拓展和政府合作部首席执行官王韦认为,黄河是一个非常好的IP,沿线城市特色鲜明,同质性不强,这就决定了在发展黄河文化旅游带过程中,不一定要用同样的方式去开发旅游产品,各区域还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发光发热。

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不仅对我国国内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国家入境旅游发展也意义重大。通过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能够进一步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带动流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从而提升跨区域的旅游治理能力。

责编:黄鑫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