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眉
4月6日,纽交所发布公告称,对蛋壳公寓(NYSE:DNK)实施停牌处理,其监管部门人员已决定启动摘牌程序,蛋壳公寓的美国存托股(ADS)将立即停牌。
蛋壳公寓创立于2014年,在2019年成为扩张最为快速的长租公寓品牌。2020年1月17日登陆纽交所成其中国长租概念第一股。
但是,亦是在上市的高光之后,蛋壳公寓即陷入资金链断裂风波。截至2020年一季度,蛋壳公寓资产负债率已超97%。跑路与破产的传闻不绝于耳。
纽交所给出缘由是——未能在规定日期前提交符合要求的半年度财务信息的相关表格,且未就申报拖欠行为进行必要的新闻披露。
有分析认为,蛋壳公寓是一个互联网赋能传统租赁业的失败样本。网友说:取名很重要,蛋壳容易碎。
纽交所称,“蛋壳公寓有权要求纽交所董事会委员会对停牌决定进行复核。”这一补充,对于乐观者而言,大白话就是,还没有到最后一刻。
但是,蛋壳公寓自身却异常寂静。其官方公众号停更在2020年11月5日,官方微博则停更在11月20日。直至纽交所如此重大的公告,官方依然没有任何声音。
蛋壳真的碎了吗?
蛋壳公寓微信号最后一天的更新显示,头条是《垃圾,就得这么整》;二条是《这里,联系我们》——“上周,因为大家反映找不到管家。于是,我帮大家找到了我们最棒的管家和他的团队。然后又有小伙伴问:蛋壳公寓客服电话一直打不进。好的,安排!”
在这篇二条文章下,有各种滋味复杂的留言:作为蛋壳4年的租户,希望可以挺住!!最艰难的严冬已经过去,接下来就是“春暖花开”.......;17年开始北漂,开始住蛋壳,经历过好,也和蛋壳客服干过仗,但是我从来没有这么希望一家公司挺下去过,毕竟分期手续还有半年;蛋壳给了我一个家,希望撑下去,加油!!
2010年后,中国的城市房价攀升至新高点。租房开始成了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城市新人口更为可能的理性选择。而其中,分散式长租公寓,因其透明价格、暖心服务以及便利性、相对稳定性等诸多因素,备受年轻人青睐。作为其中的业界领跑者蛋壳公寓,一度推动城市、产业、资本以及新人口多赢的局面。
四五年时间,蛋壳公寓多次融资,房源数量从8000多间疯狂扩张到50万间,成为国内市场占有率前三的长租公寓品牌。
比对集中式长租公寓,分散式长租公寓属于“轻资产”运作,跑得相对较快,但是隐忧也较多。比如,为了互相竞争,一头从房东那里以越来越高的溢价签约大量房子,另一头以越来越高的补贴去争抢租客。也就是业界所说的“高进低出”,产生了巨大的资金黑洞,以致蛋壳公寓一度传出欲与P2P金融机构合作。与此同时,为了增加自身盈利空间,又加入了“长收短付”——即对租客长收而对业主短付,并因此催生了各种并不成熟的租房消费贷款。
租赁市场本来就存在潘石屹“魔咒”。多年前,潘石屹曾给出创业者不进入长租公寓领域的建议。他指出,长租公寓产生的银行贷款,往往高于银行基准利率至5%-6%,然而贷款建成的公寓出租回报率不及1%。潘石屹说,“这是一条不归路。”
也就是说,住房租赁真正的痛点在于售房成本太高,租售比太低,导致租赁不赚钱。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百家长租公寓面临不同程度的资金链断裂,纷纷传出跑路或倒闭的各种传言。
而作为领头羊,蛋壳公寓的经营亏损从2017年的2.19亿元蹿升至2019年的31.51亿元。
纽交所的公告后,网友们发问:业主与租客的钱,管谁去要?什么时候能退完?
蛋壳公寓碎了,不能简单地以“一个互联网赋能传统租赁业的失败样本”来终结。这意味着多输,意味着城市住房供应侧市场改革需要更智慧更多方的合力。
美国长租公寓在80多年的发展演变后,最终形成了目前轻资产的“二业主”与重资产的自持两大模式。在中国,前者举步维艰,而后者则响应的资本寥寥。
类蛋壳的长租公寓模式,呈现了规模不经济的怪圈。这值得深思。有观点指出:“需要长钱大钱与便宜钱特征的资本进入,同时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
持续的城镇化进程,依然不断攀升的城市房价,种种现状表明,需要极大推动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们要一起打破冷漠的潘石屹“魔咒”,为降低城市住房成本的奋斗者点赞。
但,这条路道长且阻,与谁到达远方?各方需要更深刻的复盘,再慎重前行。至少,要坚决摒弃恶性补贴等无序竞争。
责编:陈玉尧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