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虚拟世界打造龙头“真身”?捷安高科上市后首份年报公布 | 年报看风控
大河财立方
2021-03-26 16:47:00
捷安高科上市以来首份年报公布:营业收入2.86亿元,净利润6105.69万元。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吴春波)3月25日晚间,上市公司捷安高科发布了其上市以来的首份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8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105.69万元,每10股派发现金6元。

上市对捷安高科带来的积极作用获得快速显现,IPO融资补充的流动资金,有效降低了新冠肺炎疫情对经营方面的不确定性,确保健康和稳定发展。

作为一家以计算机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为重要服务手段的企业,捷安高科在上市首年持续加大了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研发投入规模和研发投入销售占比不断提升。

实现净利润6105.69万元,

每10股派发现金6元

3月25日晚间,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行业龙头捷安高科发布了其上市以后的首份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8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105.69万元。

就产品而言,轨道交通仿真实训系统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占其总营收比重的67.46%,是其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安全作业仿真实训系统贡献收入6661.69万元,占比23.29%,为第二大来源。

根据公告,捷安高科专注于轨道交通、安全作业、船舶等领域计算机仿真实训系统研发与技术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面向开设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学校、各地铁路局及其下属单位、地铁公司等提供涵盖铁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化仿真实训整体解决方案。

近年来,公司将轨道交通领域所积累的核心技术拓展应用至安全作业、船舶等其他行业,目前已形成轨道交通、安全作业、船舶等多领域协同发展的布局。

在公司其他主要指标方面,报告期内,捷安高科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8.21万元,较上年出现明显下滑,公告解释为“受到新冠疫情影响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期大幅下滑,而经营性现金流未出现大幅增长所致”。

据介绍,捷安高科的主要客户一般遵循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正常情况下都是一季度制定采购与预算计划,并在审批和编制预算后开展招标等活动,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进行产品的验收,这一行业特点客观导致其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较高。

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客户项目招标、验收及财政拨款均较往年相应推迟,这直接导致了回款状况欠佳,账龄顺延导致坏账计提增加,从而对公司净利润产生影响。

但即便如此,捷安高科货币资金仍较往年更加充沛。报告期末,捷安高科现金规模达到5.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39.72%,主要系收到IPO募集资金款所致。

根据同日分红公告,捷安高科准备以9235.6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9.37%,

已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

作为一家以计算机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手段实现产品开发和升级的企业,捷安高科重视企业的研发和技术储备工作。

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研发投入2680.24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37%,申请专利97项,其中38项为发明专利,研发投入规模和研发投入销售占比不断提升。

在技术优势转化方面,捷安高科牵头组织多家职业院校、地铁公司等行业单位制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护和保养职业技能标准,成功入选第四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单,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据悉,目前捷安高科已经掌握了轨道交通、安全作业领域仿真实训系统研发的核心技术,并依托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技术及装备”行业研发中心等平台优势,持续加强对应用技术的研发。截至2020年末,捷安高科共拥有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软件著作权223项,公司产品在所处行业内已有较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根据年报,2021年,捷安高科将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配置力度,加强研发力度,推动产品升级改造。同时,其根据需求探索在国内重点销售区域设立服务网点,积极开拓全国其他区域,确保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

此外,捷安高科所处行业也在近年来获得政策持续加持。

202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的指导意见》,鼓励在公共实训基地开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 培训,推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和电子商务的应用。

今年2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将达到70万公里左右。其中,与捷安高科现有业务直接相关的铁路就达到20万公里左右。

在安全作业领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出台了对特种作业安全技术考试培训大纲,对考核标准和考点用设备等做出系列规定,各省市安全监管局亦先后出台关于特种作业安全技术考试实操点建设的具体指导意见。

业内人士表示,在相关利好政策出台下,轨道交通、安全作业等领域将持续保持稳定发展。硬件设备的持续增加将带来巨大的操作人才缺口,进而拉动对仿真实训设备的需求,为计算机仿真实训系统供应商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