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3月19日(星期五)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杨小伟,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宁宁,中共福州市委副书记、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尤猛军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经济日报记者: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现在关注度也很高,请问目前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情况以及下一步的重要举措有哪些?谢谢。
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局长 苟坪:
谢谢你的提问,感谢记者朋友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关心与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刚刚闭幕的“两会”对加快数字化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明确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二是加大推动力度。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国资央企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开展国有企业一把手谈数字化转型,举办现场推进会等活动,组建北斗、区块链、数字化、电子商务等央企协同创新平台。
三是示范引领带动。从国有企业中遴选并发布产品服务创新、生产运营智能化等8类100个典型案例,促进互学互鉴。
国有企业响应积极,总体看数字化转型工作势头良好,取得积极进展。可以概括为“三个加快”。一是数字新基建加快建设。国有企业充分发挥新基建主力军作用。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北斗系统行业应用不断丰富。80多家中央企业建成集团级数据中心,搭建了以“航天云网”、“中电互联”为代表的60多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三家中央电信企业建成5G基站超过70万个,中国商飞打造国内首个5G全连接工厂。
二是产业数字化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的融合,在产品创新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用户服务敏捷化、产业体系生态化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中央企业三分之二的研发单位实现三维数字化建模和仿真,半数以上建成了产业链数字化生态协同平台。中国船舶集团设计建造了全球首艘通过船级社认证的智能船舶。中国宝武通过“无人工厂建设”实现行车操作的准“无人值守”。国家电网打造新能源云平台,推动3000余家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三是数字产业化加快发展。国有企业聚焦核心电子元器件、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和关键领域强化精准攻关,在CPU、FPGA、操作系统、EDA等方面取得突破,国有企业聚焦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培育壮大数字产业,近60家中央企业设立了数字产业公司,70多家中央企业电商业务年交易总额超过6万亿元,培育了国网信通、宝信软件、昆仑数智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企业。
下一步,我们将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形成合力,组织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计划,统筹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数字应用场景,打造行业转型样板,开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局面。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近日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提到将加快攻克核心电子元器件、高端芯片、核心软件的关键短板,请问具体如何规划的?国有企业将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谢谢。
苟坪:
谢谢你的提问。正如记者朋友所说,我刚才也讲了核心电子元器件、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领域确实存在短板。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聚焦关键短板,发挥自身优势,集合精锐力量,全力开展攻关,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推动中央企业加快突破,国资委一方面按照“能给尽给、应给尽给”原则,从强化考核引导,加大薪酬分配支持,健全激励机制,加大资本金支持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集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攻关步伐。同时,我们也支持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围绕关键环节、核心技术,通过专业化整合和并购重组,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和产业体系的抗冲击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中央企业的整体优势,支持中央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我们还特别鼓励中央企业发挥产业平台和应用场景优势,为各类创新主体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提供条件和载体,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应该说,中央企业在协同创新方面已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集中央企的优势资源、优势力量,努力打造科技攻关的重地,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努力打造科技人才的高地,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的“特区”。把央企打造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中更好发挥央企作用。谢谢。
责编:黄鑫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