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厂简史 (下)
大河财立方
2021-03-09 17:20:00
“河南工厂”70年,见证了河南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进阶历程,勾勒出一幅河南工业发展的壮美画卷。

大河财立方《极刻》第598期

编者按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出彩路上,“豫”你同行。作为中国制造的重要版图,河南正在向先进制造业强省目标奋力攀登。2019年9月16日到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9月17日,总书记来到郑煤机时强调,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如今,河南工业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建成装备、食品两个近万亿级产业集群,形成19个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了13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挺起了制造业的脊梁。

不忘来路,方能致远。“河南工厂”曾经为共和国创下无数工业奇迹,生产了第一台大型拖拉机、第一台高速柴油机、第一台液压支架、第一辆纯电动客车、第一台隧道盾构机……进入十四五新开局的今天,河南工厂在供给侧改革和数字经济浪潮中,扬帆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全国两会期间,大河报·大河财立方特别策划推出《河南工厂简史》,回顾和铭记河南工厂波澜壮阔的岁月印记,梳理大省工业蓬勃前行的基因密码,在砥砺奋进中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静音
当前时间 0:00
/
æ—¶é•¿ 0:00
åŠ è½½å®Œæ¯•: 0%
进度: 0%
媒体流类型直播
剩余时间 -0:00
 

大河财立方《极刻》团队记者 唐朝金 文 朱哲 摄影 马腾飞 剪辑

1978年12月18日,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作为工业大省,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河南工厂”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国企改革领域,从初期经营权层面的探索逐渐深入到产权改革领域,进而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民营经济方面,随着乡镇企业和个体创业者的不断涌现,诞生了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

“河南工厂”70年,见证了河南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进阶历程,勾勒出一幅河南工业发展的壮美画卷。

图片

国企改革破冰

从扩大自主权到厂长负责制

1978年12月18日~22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在此次会议上,中央认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正是基于这一共识,扩大企业自主权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始发点。

随后1979年7月,国务院下达了为国营工业企业松绑的《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5个改革管理体制的文件。由此,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开征固定资产税、提高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使用办法、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的政策正式出台。

而这一政策在河南得以实施则到了1979年末。1979年底,河南省选择57户省管企业进行首批扩大经营自主权试点。包括洛阳轴承厂、安阳钢铁公司(以下简称安阳钢铁)均在此列。

图片
▲安阳钢铁厂资料图 来源:河南省志

根据1989年由洛阳市编纂的《洛阳奋进的四十年》记载,在1979年,国家首批二级企业洛阳轴承厂的管理层已经提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设想,“三增加”扩权方案得到了国家领导的肯定和部、省领导的支持,1980年,扩大经营自主权一经实施,就显示了“扩权”的威力。“洛阳轴承厂全厂显示利润6181万元,比1979年增长21.67%,1981年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是生产任务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洛轴的经济效益仍保持了较好的水平。1980年~1983年,洛轴累计上缴利税超1.3亿元,相当于建厂投资的1.8倍,等于三年给国家上缴了两个洛轴。”

与洛阳轴承厂扩大经营权同步,安阳钢铁的扩大经营权也在河南省政府下达文件后不久轰轰烈烈的开始。

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原参事,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郑泰森介绍,当年扩大企业经营权实施时,郑泰森是安阳钢铁厂报的一名编辑。

“扩大经营权实施之后,企业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利润留成一下就把工人的积极性给调动了起来。到1980年前后,我的月工资就能拿到40多块,一线的工人拿得更多。”郑泰森说。

图片
▲郑泰森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朱哲 摄于2021年

1984年3月24日,55位福建国有骨干企业厂长的呼吁书《请给我们松绑》在《福建日报》全文刊发,这成为当年最具轰动性的企业新闻。

这一公开信当中的“企业厂长负责制”很快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当年5月10日,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两年后,国务院发文全面推行《厂长经理责任制》,明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厂长是一厂之长,是企业法人代表,对企业负有全面责任,处于中心地位。

随着“厂长负责制”的实施,河南工业企业的积极性和活力被进一步激活。以洛阳矿山机器厂为例:“在1984年实施厂长负责制之后,年年刷新纪录,生产持续稳步发展。工业总产值1988年达到18439万元,比1978年的7064万元,增长1.61倍,随着洛阳矿山机器厂由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开拓型,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到1988年,洛阳矿山机器厂十年累计实现利润1.2亿元,比前二十年总和多76.5%。

图片
▲洛阳矿山机器厂铸钢资料图 来源:河南概览

需要说明的是,一些日后成为河南乃至全国知名的企业家也在这一阶段走上前台。

1984年,经民主选举,万隆当选已经资不抵债的漯河肉联厂厂长。不过交到万隆手里的是一个亏损530多万的烂摊子。同样在这一年的夏天,由于遭遇连阴雨,加上先天不足,本已不景气的郑州东风啤酒厂元气大伤。到这一年年底,郑州东风啤酒厂产品滞销,全年亏损34万元。1985年初,郑州东风啤酒厂决定对外公开招标承包人,但因产品质量差、设备技术落后,招标数日,无人问津,最终张铁山接手,留给他的最大资产是“仓库里100多吨不合格的啤酒”。

图片
▲双汇集团火腿肠生产线资料图 来源:河南概览

而在距离郑州隔壁的新乡市,前一年刚刚成为新乡无线电设备厂厂长的刘炳银在这一年成立“新乡电冰箱厂”,并在1984年从意大利飞利浦公司引入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设备,两年之后,“新飞”牌冰箱正式走入寻常百姓家。

图片
▲新飞集团年产120万台无氟冰箱生产线资料图 来源:河南概览

综合来看,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随着以“放权”“松绑”为代表的改革措施的逐步实施,国有企业在经营层面进行了大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带动了国有企业逐步向市场靠近,但距离动其筋骨的改革,仍需时日。

图片

要改就真改

国企改革纵深推进 资本市场闪亮登场

如果说1978年开始的国企改革是在国有企业经营层面的尝试的话,更多产权层面的国企改革在1993年全面拉开。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国有企业改革从此全面展开。

随后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资本要实现‘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愚公之乡济源,关于济源钢铁的改制问题被推上前台。在改制方案数易其稿之后,2001年11月18日,一个全员持股的新济钢正式揭开面纱。籍此,济源钢铁也成为全国以员工持股形式进行整体改制的第一个国有钢铁企业。根据当时的改制方案,济钢5000余名职工共筹集股本1亿元,买下济钢的净资产,并承担所有债务。在改制过程中,济钢也兑现了改制后员工不下岗、为员工继续交纳社会保险,工龄连续计算以及承担原有企业债权债务等承诺。真正做到了兼顾政府、职工、债权人利益。

图片
▲大河报关于济源钢铁改革的报道

改制之后,济源钢铁的决策效率大大提高,经过20年发展,如今济源钢铁已经成为中国中西部最大的优特钢生产企业。

图片
▲济钢夜景

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以股票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开始逐步发挥起作用。

1992年10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宣告成立,证监会成立之后的第一项重大决策是:把沪深两市的上市指标权归于中央。

当时,在解决国有企业融资的问题上,一个最普遍的做法是把之前国家财政的拨款投入转成贷款,然后再将这些贷款债务转变成国家股。在此基础上,国营企业被改造成股份公司,在股市挂牌上市融资。

人们发现,将国有企业改组成股份公司然后挂牌上市,既可解决国有企业的资金问题,也可解决国企固有的“一股独大”、治理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是一个“多赢”的选择。于是,在国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策环境下,改制上市迅速成为这个时期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流。

而河南国企与资本市场的首次触电要到1993年。当年,豫白鸽A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白鸽集团的前身为中国第二砂轮厂,建于1956年。不过在登陆资本市场后不久,豫白鸽A经济效益明显下滑,以致每股收益仅几分钱。2001年和2002年白鸽公司更是连续亏损,豫白鸽A也因此戴上了ST的帽子。为避免2003年继续亏损导致被迫退市,白鸽公司与郑州热力总公司进行资产置换,豫白鸽A也从此更名为中原环保。

图片
▲豫白鸽A上市报道

从前期情况来看,在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国企改革方面,河南的步伐并不算慢。资料显示,到1997年全省上市公司达15家。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7日,河南共有A股上市公司88家,其中国有企业31家。

实际上,在国企改革的进程中,一些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已经开始走向陨落,从而引发 了更多的思考。例如,诞生了河南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电冰箱、第一辆自行车和第一台缝纫机的开封相关企业。

1994年3月1日,《开封日报》在第一版全文转载前一天刊发在《经济日报》题为《开封何时能“开封”》的通讯。

图片
▲1994年3月1日的开封日报第一版

文章提到:生产出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的开封无线电一厂,由于求稳怕风险,小富即安,满足于手工作坊式的小打小闹,形不成规模,成本迟迟降不下来,竞争也就处于劣势。开封电冰箱厂则“只能用‘1993年实现利润55万元’的成绩聊以自慰。”

图片

民营经济勃兴:

乡镇企业式微 民营企业崛起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一间破草屋里,小岗生产队的18位农民神色紧张地在一张契约上,摁下血红的指印并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包到户搞包干。

随着包产到户的实施,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它的出现及推广,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中国几千年的农民吃饭问题。另一方面,包产到户解放了生产力,让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进而直接诱发了乡镇企业的崛起。

1984年3月2日,国务院正式发出通知,将社队企业改称为“乡镇企业”。由此,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新名词诞生,一个新的、独立的企业生态开始浮出水面。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年,中国的乡镇企业实际已发展到165万家,拥有劳动力3848万人。

在河南,此前已经被称为“中国乡镇企业发源地”的巩义回郭镇工农业总产值在河南省乡镇中第一个突破亿元大关。据《巩县志》记载,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回郭镇仅生产电线电缆的个体厂家就有1000多个。到1992年,回郭镇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

图片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朱哲 摄于巩义市产业集聚区展示中心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家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重视。

1991年8月29日,对原郑州金星啤酒厂厂长张铁山来说是一个一生都记忆深刻的日子。是日,他和全省106家乡镇企业的负责人一起走进河南人民会堂,接受当时的河南省乡镇企业局授予的“河南省乡镇企业家”荣誉。

而这也是河南省第一次如此大规模表彰乡镇企业家,按照当时媒体的说法,“他们第一次如此体面、如此风光地拔出泥腿,走向河南及全国的经济舞台”。

在当时的100家乡镇企业家当中,来自郑州、焦作、周口、安阳、许昌的企业家数达到80%,充分显示了这些地区活跃的乡镇企业情况。

随后在1994年和1997年,河南省政府、河南省人事厅、乡镇企业局又先后两次举办“乡镇企业家”评选,获奖人数扩大到150人和200人,竹林集团董事长赵明恩、少林汽车厂厂长周文昌、金丝猴集团董事长赵启三等更多的企业家开始闪亮登场。

图片
▲金丝猴奶糖资料图

可以说,从1985年到1995年,是河南乡镇企业发展史上的“黄金十年”,在这一段时间,涌现出了诸如新乡刘庄农工商总公司总经理史来贺、临颍中原联合企业公司总经理王宏斌等一大批乡镇企业家。

仔细审视,这些企业家几乎全部出身于草根,多是为改变贫穷的生活面貌而去经商,又由于当时的政策环境,经营实体几乎全为村办、乡办、县办,这些“具有经济头脑”的企业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集体企业的负责人,“带领农民一起发家致富”。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乡镇企业产生的特定环境,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在许多乡镇企业当中普遍存在。同时,由于企业产品结构、产业机构、技术创新不能适应国家产业政策,也使许多乡镇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2006年,大河报曾以《追访一百单八将》为题,对首批入选“河南乡镇企业家”的乡镇企业带头人进行回访时发现,在首批入选的102家乡镇企业当中,发展壮大的只占26%,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一般、勉强维持的占25%,由于种种原因破产倒闭或被兼并的占到49%。

2003年,河南省乡镇企业局正式更名为河南省中小企业局,“乡镇企业家”的称号也随着大部分企业的改制完成,而被“民营企业家”所涵盖。

在河南乡镇企业发展如火如荼之际,来自个体的经济力量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萌芽并成长。

1989年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位置上辞职的陈泽民和爱人借款1.5万元创办了“三全冷饮部”,专门经营软质冰淇淋。可是每年10月之后,冷饮业进入淡季,冷饮部几十个工人就不知道干什么好。

于是,陈泽民受哈尔滨冷冻饺子的启发,他突发奇想:饺子能冻,汤圆也应该能冻,自己家做的汤圆冷冻起来拿到市场上卖,肯定会受欢迎。而且冷冻可以解决长时间保鲜的难题。

3个月后,从原料配方到制作工艺程序,从单个粒重到包装排列,从包装材料到包装设计,从营养、卫生到生产、搬运等,陈泽民拿出了整体的设计,做出了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并先后申请了速冻汤圆生产发明专利和外形包装专利。

图片

1990年下半年,电视剧《凌汤圆》在中央电视台热播,陈泽民立即给刚刚研制出来的速冻汤圆起名为“凌汤圆”,并在第一时间注册申请了“凌”“三全凌”“三全”商标。此后,小小的汤圆为陈泽民带来了数以亿计的财富,更为中国开创了上百亿元的速冻食品市场。

图片
▲三全食品的生产线

而在三全之后,河南民营企业当中由创业而生的还有思念食品、思达高科等企业。其中思达高科是河南首家民营上市公司。

根据郑泰森执笔、在1999年出版的《河南概览》一书中记载,截至1998年,河南全省工业总产值5821.32亿元,工业生产总值跃居全国第七位。完成工业增加值1742.18亿元,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高出农业所占比重15.4个百分点。此外,河南的工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火腿肠、味精、彩色显像管玻壳、大型拖拉机、氧化铝、帘子布等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一批名牌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图片

“入世”廿年:

河南工厂跨越发展 新兴工业大省崛起

2001年11月10日,卡塔尔首都多哈。

在当天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与会国家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随着中国入世成功,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迎来全新的经济腾飞时代。河南省也在更深入的改革中,进入新时代。

在国企领域,2003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启动了河南新一轮国企改革,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主导推动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开创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在此后的多年时间里,河南国企改革持续深入。特别是2017年以来,河南省以规范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持续深化企业产权结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改革,进一步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以扎实的改革成效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专程到郑煤机调研。在听取了企业改革发展、自主创新等情况后,习近平强调,我们现在制造业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但要继续攀登,靠创新驱动来实现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在产业链上不断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截至2020年9月,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河南省37户省管企业盈利15.5亿元,环比增利2.1亿元,同比上涨16.1%。涌现出郑煤机、中国平煤神马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省管企业。

图片
▲神马集团尼龙66盐有限公司资料图 来源:河南概览

国有企业迈步跨越的同时,河南民营企业的发展,同样引人关注。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河南省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中小企业数量从43.44万家增长到54.05万家。涌现出诸如宇通客车、濮耐股份、远东传动、中原内配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

图片
▲2020年,即将发往墨西哥的宇通客车

最新数据显示,入世20年来,中国GDP翻了十倍,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资吸收国。20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

根据2021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20年中国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384255亿元。

作为工业大省,入世20年来,河南工厂的发展也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根据河南省工信厅披露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2016年至2019年,河南省全部工业增加值从1.6万亿元提高到近2万亿元,净增3000多亿元,年均增长7.5%,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工业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44家,境内外上市企业有12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有300多家。这些营收超百亿企业、上市企业中,有多半数以上来自制造业或关联产业,是他们撑起了河南制造业的脊梁。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站在历史新节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当中,河南工厂正昂首前进。“到‘十四五’末,河南制造业中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新兴产业的培育、产品的高端化、技术装备的高端化等目标要全部完成,有信心整体迈进第一方阵。”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工信厅厅长李涛表示。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站在“十四五”开局的重要节点,回望河南工厂发展的70年的发展历程,从涧河旁手抬肩扛筑起河南工厂的共和国长子,到如今门类齐全的重要制造业基地;从发端于回郭镇的社队企业,到行业龙头、隐形冠军不断涌现,河南工厂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更在一次次的变革中实现了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为出彩中原的进程谱写出了绚烂篇章。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