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极刻》团队记者 裴熔熔 文 朱哲 摄影摄像视频
红色小辣椒、白色金刚石,这一火红闪亮的搭配,是商丘柘城产业发展的底色。
近年来,柘城县把辣椒作为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走出一条质量兴椒、科技兴椒、品牌兴椒的特色农业之路。这里只有你想不到的辣椒,没有找不到的辣椒。每年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有五分之一的柘城人靠辣椒为生,15万人因此走上致富路。
柘城的金刚石经过近40年的发展,也已形成原辅材料生产、单晶合成、微粉加工、制品生产、首饰钻石加工等完善的产业链条。金刚石微粉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市场的份额分别达到70%和50%,大颗粒单晶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
柘城多位省人大代表更是数次将推进上述产业的发展带到河南两会现场。今年亦不例外。
从传统农业大县到“中国辣椒之都”“中国钻石之都”完美蝶变,柘城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两大产业将如何进一步升级?在2021年河南两会之际,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对话柘城县委书记梁辉,找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大河财立方:作为柘城的两大名片——辣椒和钻石,2020年的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亮点分享?
梁辉:近年来,柘城县把辣椒作为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坚持全县域布局、全链条提升、全方位发展,走出了一条质量兴椒、科技兴椒、品牌兴椒的特色农业之路。从种子、育苗、流通到深加工,产业链条已经形成,构成“全国辣椒进柘城,柘城辣椒卖全球”的发展格局。在这里,没有买不到的辣椒,也没有卖不出去的辣椒,因为集散度非常好。
2020年,柘城辣椒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县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柘城辣椒大市场年交易量达到75万吨,较2019年增长7.1%,交易额突破110亿元,较2019年增长10%,实现连续五年正增长。依托辣椒产业,全县有20万人聚集在辣椒产业链上,15万人走向致富路。
“柘城辣椒”品牌也实现价值提升,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气候生态优品”认证,入选中欧第二批地理标志保护清单,荣登中国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百强榜,品牌价值44.17亿元。2017年以来,连续举办了四届全国辣椒产业大会。2020年9月10日,我县因把“小辣椒”发展成为了农民脱贫致富“大产业”,扶贫效果成效明显,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扶贫交流基地之一。
柘城金刚石产业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近40年的发展,形成了金刚石原辅材料生产、单晶合成、微粉加工、制品生产、首饰钻石加工等完善的产业链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做精微粉、做强单晶、做大制品、做亮钻石”这一思路,着力抓招商促集聚、育龙头上规模、强科技重研发、提质量创品牌,超硬材料产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目前,县高新区已入驻金刚石微粉及制品和相关配套企业62家,拥有华晶金刚石、力量新材料、惠丰钻石、厚德钻石等一大批金刚石超硬材料知名企业,从业人员2万余人。金刚石年产量25亿克拉、微粉年产量58亿克拉,金刚石制品1500万件(套),金刚石制品达到9大系列180多个品种,金刚石微粉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市场的份额分别达到70%和50%,大颗粒单晶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形成了金刚石单晶合成、粉体加工、系列化制品生产完善的产业链。
2020年12月13日,在中国机械工程协会超硬材料分会《培育钻石》团体标准审查会议上,柘城县被认定为“中国钻石之都”,实现了从“中国微粉之乡”到“中国钻石之都”的转型和升级。
大河财立方:在这两大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提供了哪些扶持?
梁辉:在辣椒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主要提供了七个方面的支持,即土地流转支持、带贫就业支持、扶贫贷款支持、种植保险支持、技术指导支持、大方种植支持、村集体经济支持。
例如,在支持土地流转方面,鼓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流转土地,流转土地种植辣椒面积300亩、500亩、1000亩以上的,每亩分别补贴100元、150元、200元。
支持带贫就业,是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吸纳就业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按每种植10亩辣椒带动1户贫困户务工,且与贫困户签订劳务合同,务工时间不低于2个月的标准给予奖补。带动贫困户数比例低于50%的不予奖补,且不享受扶贫贷款和种植保险等政策支持。超过50%的,每带动1户,补贴200元;超过80%的,每带动1户,补贴300元,对签约务工的贫困户每户补贴300元。
大方种植支持,则是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确保完成100个百亩方、50个千亩方、10个万亩方工作目标。对购买国家名录库内的农机具,县财政再补贴国家补贴额的30%,并在土地深耕深松、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荣誉,争取市级以上政策支持等。
在金刚石产业发展过程中,主要提供以下四方面扶持:
一是政策扶持。柘城县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柘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支持金刚石产业企业发展。
二是配套扶持。建设了国家级金刚石超硬材料产业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河南省人造金刚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后者为全县金刚石企业提供生产技术支持和销售“身份证”服务,出具的检测报告得到国际国内金刚石行业的认可,参与了中国金刚石微粉行业标准的制订。
三是服务扶持。落实服务企业五项制度,实行县级领导帮扶联系企业制度,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确保企业健康发展、正常经营、不断提升。
四是创新扶持。与郑州大学、吉林大学、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等16家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连续举办了六届中国超硬材料产业发展论坛,进一步提升柘城县金刚石超硬材料产业的知名度。同时,鼓励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对新认定的国家、省、市级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企业,新建院士工作站、博士科研工作站等,给予不同等级的财政支持。
大河财立方:你认为这两大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哪些需要提升的问题?下一步计划如何推进?
梁辉:跳出柘城看辣椒、立足全局看辣椒,着眼长远看辣椒,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和短板。具体表现在“三个低”上,即规模化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深加工水平低。
虽然近几年我们围绕辣椒产业,培育、引进、联合三招并举,大力推进辣椒精深加工,培育了望鲜楼、春海辣椒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引进了贵州旭阳集团、红日子集团等辣椒深加工企业,但总体上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规模相对较小。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实施十项工程推进辣椒产业发展:
一是种业创新工程。在全国主推具有代表性的柘城辣椒品种300万亩;依托河南省干制辣椒产业技术院士工作站,投资2000万元建设智能化辣椒育苗工厂,打造千亩辣椒良种繁育基地,开展辣椒新品种研发、引进、扩繁等科研业务。
二是实施智慧种植工程。加快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数字化、智慧化、现代化种植模式,完成种植百亩方100个,千亩方50个,万亩方10个。
三是实施销售渠道拓展工程。加快建成柘城国际辣椒交易中心,打造高速路下线口经济区,建设辣椒特色美食城;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线下体验店,积极推行辣椒及制品拍卖制、远程交易、网上交易、集中配售、连锁经营等新型交易方式,设立阿里巴巴柘城辣椒商品馆。
四是实施双创人才培育工程。5年内培育双创致富带头人1000名,培训职业椒农3万名;支持事业人员离岗创办领办辣椒加工企业。
五是实施仓储冷藏建设工程。进行仓储物流统筹规划和分级布局,5年内冷藏量达到30万吨;积极配合推进干辣椒期货上市,建设全国辣椒期货交割基地。
六是实施产业发展惠民工程。落实好辣椒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辣椒价格指数保险,探索辣椒“期货+保险”运作模式;加大辣椒加工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和力度,对购买国家名录库内的农机具,县财政再补贴国家补贴额的30%,在土地深耕深松、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七是实施质量安全工程。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严格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监管,指导生产经营主体规范施肥用药;推行建立农药销售台账和定向配送制度,建立健全田间生产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和全程质量可追溯。
八是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30家。
九是实施招大引强工程。聚焦知名辣椒加工企业,明确专班精准招商,在企业落地、用地报批、环评、施工许可等方面,实行专班对接、全程代办、限时办结。对自建厂房的企业,免收城市建设配套费,并按“先建后补”“以税定补”的原则,以县级留存税收奖补形式分期补助厂房建设资金;对入驻辣椒小镇的知名企业,重大精深加工项目、前沿科技研发机构等重大事项,给予“一事一议”综合配套支持政策。
十是实施品牌创建工程。在叫响“全国辣椒产业大会”和“中国辣椒之都”两个品牌的基础上,依托柘城国际辣椒小镇,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支持集聚区内的辣椒企业进行自主品牌和产品品牌创建,对于申报并获得国家和省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者,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
金刚石产业进一步发展同样存在一些需要提升的问题,如制品企业数量偏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培育钻石产量虽然占全国的60%,但是首饰钻石成品加工企业还是空白。
针对这些需要提升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注重产业链条延伸。按照“产业链招商、集群化发展”的要求,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盯准北京、天津、深圳等制品企业集中地,重点引进聚晶金刚石合成、超硬刀具、金刚石聚晶复合片、高端磨轮、金刚石线锯等高端企业,壮大产业规模;同时,引进附加值高的电子信息配套深加工、超硬材料功能器件、数控机床用高端精密磨具等配套企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
二是注重创新能力提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发挥好3000万元的政府科技创新基金引导作用,支持企业引进新技术、加强科技研发、改进生产工艺,开展智能化改造;支持龙头和骨干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力争年内引进硕士、博士等“高精尖缺”人才100名,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注重智能化改造。按照《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研究出台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的奖励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关键岗位“机器换人”、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智能车间建设、智能工厂建设、企业上云等行动,培育一批智能制造标杆示范企业。
四是将注重龙头企业培育。积极推进企业专业化生产,重点培育一片以生产钻石饰品为主的骨干企业。微粉生产上,以提升品质为重点,扩大高端微粉应用领域占比,争创“世界微粉之乡”。制品生产上,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研究,丰富制品种类,建成全国最大的金刚石工具生产基地;依托晶拓国际钻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引钻石饰品加工企业,填补钻石饰品加工空白,努力打造金刚石500亿级产业集群。
大河财立方:在打造特色产业的过程中,柘城走出了一条可行之路,有哪些经验分享?对河南省的特色产业发展你有哪些建议?
梁辉:近年来,柘城之所以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主要做到了“四个坚持”,即坚持把习近平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遵循,坚持把党建高质量作为推动发展高质量的具体路径,坚持以统筹推进“一城六区四基地”建设、高标准打造“四个柘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载体,坚持以“言出必行、实干干实,调查研究、落细落小,团结协作、敢于担当”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四个坚持”是过去实践的有益探索,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对于特色产业的发展,县域经济的本质是特色经济,要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打造更具竞争力、带动力的产业链。要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特色县域产业集群,坚持错位发展,构建优势互补区域经济布局;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以新发展理念全面审视工作、谋划发展,在新起点上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河财立方:柘城县域经济发展指标从2015年的84位快步上升,到2019年被评为河南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你认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
梁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现在方方面面,需要各方面均衡发展。从柘城来看,主要采取了四方面的措施。一是将产业做好,寻找适合当地发展且群众意愿程度较高的产业,将产业做大做强;二是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发展全局,激活农村发展动力,多项举措助力脱贫攻坚;三是抓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城乡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改善生产生活面貌,间接促进经济发展;四是有一支“言出必行,实干干实”的干部队伍,说到做到,把工作干对干好。
延伸到企业发展之中,则是要聚焦主业主责,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是企业健康稳健发展的根基,也是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