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吴春波)因财务造假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罚款1.8亿美元的瑞幸咖啡再次传来“宫斗”戏码,郭谨一临危出任瑞幸咖啡董事长7个月后遭遇公司高管“集体逼宫”。
1月6日晚间,社交平台“脉脉”上出现了一份“关于罢免郭谨一瑞幸咖啡董事会主席和CEO的请求信”(以下简称联名信),列举了郭谨一失责之处,联名信上有瑞幸咖啡七位副总裁、总监以及部分分公司总经理签名,随后引起舆论关注。
(“脉脉”上的联名信截图)
联名信发出不久,郭谨一对全体员工发布了内部公开信表示,联名信是陆正耀、钱治亚等组织并起草,部分当事员工不明真相,被裹挟签字。
1月7日,瑞幸咖啡PR王然向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确认“联名信情况属实,详情暂不便透露”。
临危接掌瑞幸咖啡7个月后,现任董事长遭高管集体逼宫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一度让其徘徊于生死边缘,随着2020年12月份该公司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达成和解,以支付1.8亿美元罚款的代价了结指控,其财务造假风波告一段落。
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瑞幸咖啡高管内斗一触即发。根据1月6日晚间的联名信,瑞幸咖啡7位副总裁、部分分公司总经理和核心业务高管签署联名信,集体请求公司董事会及大股东大钲资本罢免瑞幸咖啡现任董事长兼CEO郭谨一,并尽快任命新的公司高级管理层。
而这距离郭谨一接掌瑞幸咖啡仅7个月时间。2020年5月份,因财务造假,瑞幸咖啡前CEO钱治亚被撤职,公司则危机四伏,郭谨一临危授命暂任代理CEO,并在当年7月份被任命为瑞幸咖啡董事长兼CEO。
联名信中列举了郭谨一的“三宗罪”,贪污腐败、通过手套供应商舞弊,损害公司利益;滥用权力铲除异己,党同伐异;能力低下和个人私利给公司造成巨大隐患,并称公司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
在供应链方面,联名信认为郭谨一为达到中饱私囊的目的,清洗和控制采购体系人员,破坏供应链原有独立的审核内控机制,调离原有负责人,火速提拔没有任何采购工作经验的新人负责公司采购审核和结算,视公司的内控机制形同虚设。
联名信还提到,其跳过正常采购流程给某些与他关系密切的供应商输送巨额利益。这些供应商往往是小生产厂甚至是之前从来没有生产和销售过同类产品的企业,通过分包方式转几道手把产品卖给瑞幸,徒增采购成本,更使得采购产品的品质难以保证。
联名信认为,郭谨一治下的公司战略和发展模式没有革新,正在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目前的业务都是在消耗瑞幸咖啡过去多年的积累,如果不及时改变,积累会消耗殆尽。
随后郭谨一发瑞幸咖啡内部信回应,除了指出联名信为1月3日由陆正耀、钱治亚等组织并主持起草和一些不明真相的员工被裹挟签字,还第一时间提请董事会成立调查组,对联名信所述事件和郭谨一本人进行调查,还原事实真相。并提请董事会对此次举报的组织者和过程动机进行调查。
郭谨一表示:“公司现在经营稳定,收入向好,是一些造假出局人绝不想看到的,恶意挖角,不断造谣,企图破坏公司、祸乱团队,请全体瑞幸人有正确的认识,公司将持续不断强化产品品质,坚守品质标准,并向外界公布我们的供应商名单。”
根据瑞幸咖啡2020年12月份公布的未经审计的财务信息,2020年前三季度,瑞幸咖啡收入分别为5.65亿元、9.8亿元和11.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1%、49.9%和35.8%。截至2020年11月30日,瑞幸咖啡门店数字从4508家减少至3898家,其中包括894家联营门店。根据其业务计划,瑞幸咖啡希望于2023年拥有4800家到6900家自营门店。
郭谨一回应遭反驳,曾被外界认为陆正耀的“自己人”
郭谨一针对“联名信”的回应,迅速遭到了瑞幸咖啡副总裁周斌的反驳。
1月7日上午,周斌发文回应称:“包括我在内的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1月4日向董事会和大股东发出严正请求,请求罢免郭谨一董事长和CEO职务从而挽救公司于水火之中。然而几天过去了,我们没有等到来自董事会和大股东关于我们请求的任何正面回复,也没有看到董事会采取任何行动来挽救公司。”
周彬表示,郭谨一不仅没有反省,反而在全体员工面前极力狡辩,混淆视听。同时指责郭谨一甩锅陆正耀、钱治亚。
公开资料显示,陆正耀是瑞幸咖啡前董事长、创始人,于2020年7月被英属维尔京群岛法院判决清算陆正耀持有的瑞幸咖啡股份,这导致陆正耀失去了对瑞幸咖啡的控制权。
周斌认为,公司在郭谨一的领导下“正气丧失、士气涣散,并出现了供应链问题、门店问题和员工流失问题”,同时声称已掌握了郭谨一贪腐的大量证据。
但有意思的是,郭谨一也曾被外界认为是陆正耀的“自己人”,并在2016年和2017年间出任神州优车公司董事长陆正耀(与瑞幸咖啡前董事长陆正耀为同一人)的助理。作为“神州系”的高管,郭谨一在瑞幸咖啡创立之初便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产品与供应链。
2018年5月,郭谨一还代表瑞幸咖啡向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宣战”,称星巴克与物业方签署的协议存在排他条款以及逼迫供应商“二选一”,瑞幸咖啡和郭谨一都因此一战成名。
在资本的加持下,瑞幸咖啡通过“广告+优惠券”的方式实现高速发展,一时成为网红饮品。在资本与市场的助推下,瑞幸咖啡谋划纳斯达克上市。2019年5月瑞幸上市时,郭谨一出现在了董事会名单中。
此前,郭谨一曾以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的身份来介绍瑞幸咖啡经营方法的合理性,在保证咖啡品质的情况下,通过优化门店结构和简化交易流程来压缩房租及店员人工成本,同时通过外卖送货和门店自提两种方式来提高消费者获取咖啡的便利性,在咖啡品质、购买便利程度和价格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被挖角或为此次“宫斗”导火索,第一大机构股东尚未表态
在郭谨一治下,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逐渐进入尾声。2020年12月份,在审查商业计划之后,联合清算人对瑞幸咖啡修订后的扩张计划感到满意,认为其是合理、可实现的,他们预计门店层面的盈利能力将继续提高。
而支付1.8亿美元罚款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达成和解,则意味着瑞幸咖啡在法律层面已经挺过“最艰难的时刻”。
1月7日,针对“联名信”其他相关情况,以及公司管理层内斗对瑞幸咖啡发展的影响,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联系瑞幸咖啡,瑞幸咖啡PR王然回应称:联名信情况属实,详情暂不便透露。
而对于瑞幸咖啡高管“联名信”能否罢免其董事长,上海市协力(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立健表示,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是董事会过半数选举产生,关键还要看董事会。
此外,记者注意到,作为瑞幸咖啡第一大机构股东的大钲资本目前尚未对“联名信情况”发声表态。
公开资料显示,大钲资本创立于2017年2月,由黎辉出任公司法人代表及总经理,黎辉本人曾在高盛(亚洲)和摩根士丹利(亚洲)担任高管,并于2016年4月份出任神州优车副董事长,负责公司的战略和资本运作,后于2017年被任命为神州优车战略委员会主席,彼时神州优车的董事长正是陆正耀。
实际上,此次“联名信”事件之前,市场也一度传出陆正耀在搞新项目,并从瑞幸咖啡挖走了一批人,操作路线与当年瑞幸咖啡从“神州系”挖人如出一辙。有业内人士分析,陆正耀另起炉灶并从瑞幸挖人或为这次内斗的导火索。
而对于此次“宫斗”最新变动及其对瑞幸咖啡的影响,记者将进一步关注。
(脉脉平台网民针对联名信留言)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