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徐兵 文)新年的第一个“红包”来了。
1月1日起,部分存量个人房贷利率迎来重新定价,选择以LPR定价的房贷一族,月供将在2021年发生变化,少则月供减少几十元,多则上百元。赶快查一下你的月供降了吗?
那么,未来LPR是升还是降?这是关乎老百姓“钱袋子”的话题。
LPR利率迎来重新,
月供减少近100元
“我的月供比去年少了近100元呢。”家住郑州经开区的王女士在2021年的第一天收到来自银行的“新年红包”——在她的贷款扣款短信提示里,原本每月要还6057元的月供,减少至5959元,月利率也降至4.366‰。
在王女士看来,虽然每个月减少的金额并不多,但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不只王女士,很多房贷一族亦收到了类似的短信。“您的贷款于2021年1月1日调整年利率为5.73%,请关注还款金额的变化。”已买房两年多的张先生向记者展示了来自农业银行的短信提示。张先生告诉记者:“业主群里最近有不少邻居在讨论此事,大家对贷款利率变化很关心。”
为啥那么多人收到此类短信?这要从央行宣布的一项政策说起。
2019年12月28日,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9〕第30号》,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平稳转换。也就是说,老的浮动利率贷款的定价基准可以转换为LPR。
2020年3月1日至8月31日,各大银行启动转换工作,无论是选择固定利率还是LPR定价,客户都有一次选择权。而对于未自主转换的存量房贷,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多家银行在8月底前进行了批量转换,统一转换为LPR定价。2020年12月31日前,贷款人还拥有一次“反悔”的机会,可通过手机银行自主转回,或与金融机构协商决定是转为LPR还是延续固定利率。
为什么部分贷款人新一年的月供有所下调?2020年5年期以上LPR经历两次下调,已降至4.65%,较2019年末累计下调了15个基点(0.15%)。这意味着,在2021年1月1日重定价日时,部分购房者可享受这15个基点下调所带来的月供减少。
经测算,不论原来房贷利率是基准利率上浮10%,还是打九折,假设贷款100万元、30年等额本息还款,约定每年1月1日为重定价日的购房者,自2021年1月1日起将减少八九十元的月供。
交通银行郑州贷款中心一客户经理告诉记者:“最近,不少客户咨询LPR贷款利率变化问题,有的还在问能不能再转回LPR?但选择的时间已经过了。”
不过,调整完LPR利率后,也有一小部分人出现月供微升的现象。该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在以前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大部分银行是按照30天计算利息(即按照一年360天计算,相当于贷款人占了银行5天的便宜),所以,每月还款金额都一样。2021年1月1日,按照新的LPR利率进行还款,实际天数计息。我们会发现,计算天数变成了31天,多了一天,也就多了一天的利息,但是,下个月就降下来了。”
LPR连续8个月保持不变,
未来如何走
LPR利率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简称,由具有代表性的18家报价行,根据本行对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由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得出,为银行贷款提供定价参考。LPR包括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品种。
2020年最后一次LPR数据在12月21日正式公布。央行官网数据显示,1年期LPR为3.85%,而5年期及以上LPR则为4.65%。这个数据已经连续8个月“按兵不动”。
为何LPR报价连续8个月保持不变?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此前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以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简称:DR007)为代表的短期市场利率基本围绕短期政策利率波动,但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等中期市场利率仍保持高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银行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负债成本下降带来的影响,意味着近期银行平均边际资金成本难现明显下行,报价行下调12月1年期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不足。
他认为,2020年5月以来政策性降息告一段落,监管层转而着力推动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减负1.5万亿,旨在防范大水漫灌的同时,重点针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定向滴灌。这意味着LPR报价保持不变并不会实质性影响企业贷款利率下行势头,即银行可通过下调企业贷款利率定价中的“加点”部分,降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通过下调LPR报价推动企业贷款利率下行的需求。在他看来,这段时间LPR报价连续八个月保持不变,源于2020年二季度以来宏观经济出现“V型”反转,逆周期调节措施不再加码,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
那么,未来LPR将如何走?王青表示,2021年上半年之前,在国内经济“V型”延续反转与外部不确定性犹存背景下,货币政策将持续处于“观察期”,MLF利率调整的可能性较小,LPR报价基础有望保持稳定。但是,若2021年下半年经济增速下行,1年期LPR报价有可能小幅下调,而MLF利率将保持不变。
不过,他也指出,当前监管层正在强化对房地产金融的宏观审慎管理,若2021年房价出现较快上涨势头,主要针对房贷的5年期LPR报价有可能单独上行,届时企业贷款利率和居民房贷利率走势分化将会加剧。这也符合监管层引导金融资源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防范化解房地产泡沫等“灰犀牛”风险的结构性货币政策目标。
责编:陈玉尧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