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沛 文 马腾飞 摄影)“疫情客观上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前行。”12月4日,第十六届大河财富中国论坛暨2020中国管理学院/商学院院长论坛前日,参与此次论坛的东北财经大学教授汪旭晖向记者表达了上述观点。
汪旭晖告诉记者,本次论坛其中一个主题即是“后疫情时代的智慧管理”,这种智慧管理,本质就是数字经济的外在体现之一。“如果这次疫情在10年前,我们简直不敢想象。”汪旭晖坦言,这次疫情中,不少企业通过数字经济,实现了无接触配送、线上配送、电商直播销售等,最大程度地消弭疫情带来的影响。这种“复工达产”也倒逼商业模式的变化、消费者消费模式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对数字经济课题研究时,汪旭晖表示本次疫情中受影响小的企业,实际上就是那些数字化转型相对比较成熟的企业。从这个角度来说,疫情客观上是数字经济的一个加速器。
汪旭晖进一步解释,未来数字经济发展是前沿趋势,新零售的趋势则是一个线上线下“全渠道+新物流+新科技+新金融+场景+社交”的生态圈,而并非单纯的线上线下的叠加。“物流是河南的优势之一,未来的新物流,一定通过精准的数据驱动来实现一种新物流模式。”
简而言之,新零售企业一定是以移动互联网为纽带的商业生态系统。
具体到郑州的企业,汪旭晖认为他们同样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但要差异化地去区分与重视实体产业的发展规律,“并非单纯的互联网+,而是在与互联网的融合中,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商业护城河,否则就容易成为互联网+泡沫。”
具体到河南,汪旭晖认为农业是河南的优势产业。在数字经济时代,河南农业需要实现与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跨界融合,产生新的业态模式,“例如农业+养老、农业+康养、农业+旅游等,这些都有可能会成为未来河南农业增长的新亮点。”
第十六届大河财富中国论坛暨2020中国管理学院/商学院院长论坛由中国(双法)高等教育管理分会主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联合主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大河报、大河财立方承办。近10位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30多所国内知名经济学院院长(校长)、60多所高校参会代表、近百位河南实业领袖和金融豫军领军人物汇聚,以“2020:新起点,新征程”为主题,探寻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下,中国经济走向如何,实体企业如何突围谋变。
责编:黄鑫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