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个方面解读世界银行对中美经济预测,引发业界思考丨 宋向清专栏
大河财立方
2020-10-14 11:25:00
2020年度美国、欧元区、中国、日本各占全球GDP的比例分别为:24.1%、20%、17.5%、5.9%。基本判断是中国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而欧日美则越来越低。

宋向清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2020全球经济即将落幕,各国发展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究竟最终结局如何?不同机构会作出不同解读或预测。而世界银行无疑是最具权威性的机构之一。

10月11日,在华德榜北京总院,华德榜创始人、经济学家宋向清对来访者说,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年度预测稍显保守,但对中美欧日2020年度经济的基本预测具有较强参考性。对于世行的预测,可以从趋势、总量、比重、中美对比和原因分析等五个方面进行解读。

世界银行的预测可以从五个层面分析:

一是趋势:2020年,全球GDP将下滑5.2%,其中中国GDP将增长1.6%,中国也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增长的国家,但是这个预测稍显保守,综合第三季度尤其是国庆节假期期间的消费表现,中国GDP增长应在3%左右;美国GDP将下滑6.1%;欧元区GDP将下降9.1%;日本GDP将下滑6.1%。

二是总量:2020年,全球GDP总量为83.4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为20.1万亿美元,欧元区(欧盟和英国)为16.7万亿美元,中国为14.6万亿美元,日本为4.9万亿美元。这个总量是基于增长率的,因此,中国的GDP总量可能会高于这个预测。

三是比重:2020年度美国、欧元区、中国、日本各占全球GDP的比例分别为:24.1%、20%、17.5%、5.9%。基本判断是中国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而欧日美则越来越低。这种趋势即使没有疫情发生,也是必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要素包括国际因素的正态分布已经基本实现均衡化,而美国的国际退群、破坏现有国际贸易秩序等使其经济要素和国际因素的均衡化遭到破坏,重建新的要素均衡需要时间和成本输入。

四是中美对比:根据世行预测,2020年,中国GDP总量(14.6万亿美元)将占美国GDP(20.1万亿美元)的72.6%。从数字上看,追赶脚步愈加轻快扎实!套用《礼记》中一句话,中国正“拾级聚足,速步以上”。

五是根源:世界经济为什么出现大面积负增长?中国又为什么能够正增长?宋向清说:世界经济大面积负增长原因有三:

一是新冠疫情防范不力,尤其是美欧等国出现防范懈怠,导致疫情加重,全世界经济联系大面积中断。

二是美国等推行的反自由贸易政策和实践在2020年持续发酵,全球投资和贸易秩序遭到破坏。

三是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的拖累效应。

中国经济能够迅速实现复苏的原因也是三个方面:

一是防范和遏止新冠疫情决策英明果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疫情期间严格的禁闭和人员流动追踪查验政策是标标准准的中国经验。

二是一系列的疫后经济复苏政策组合拳立竿见影。政府对中小企业提供高强度的经济巡补和普惠政策;为居民和个体工商户开辟地摊经济、夜经济等增收和解决就业等的政策绿色通道;对居民和机构实行大力度消费激励,通过现金奖励、消费券等强力刺激国内民众消费;同时,政府拨出数千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相应的带动了相关产业复苏。

三是中国坚持既定的国际自由贸易规则,取得了全球贸易伙伴的信赖,并扩大了投资和贸易国经济联系,尤其是与东南亚国家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等,为中国经济发展增强了活力和动力。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