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森食药同源白皮书出炉:红枣食用率在110种食材中拔得头筹
大河财立方
2020-09-05 16:12:00
食药同源自春秋时代至今经历了萌芽、发展兴盛,已形成历史积淀,并在近年得以进化和完善。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丁洋涛 文 朱哲 摄影)9月5日,2020中国首届红枣食药同源峰会在新郑好想你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峰会期间,全球著名市场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首次发布《食药同源白皮书》(下文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疫情下,“食补”“养生”成民众关注重点,超九成消费者均了解食药同源概念。而在2020年1月卫健委公布的110种食药同源名单中,红枣的使用率排行第一。同时,红枣、枸杞、山药三种食材是更多被认知为食药同源食材的品类。

疫情下国民对健康关注度空前高涨,食药同源概念火了

食药同源自春秋时代至今经历了萌芽、发展兴盛,已形成历史积淀,并在近年得以进化和完善。正所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食药同源普遍给人防治疾病、可食疗或调理身体的印象。

今年的疫情让民众对健康的关注度空前高涨,食药同源的概念也火了一把。白皮书显示,疫情以来,95%的消费者开始或继续关注健康,并会在饮食上做出不同程度的改变,有超过90%的消费者听说过“食药同源”的概念,并基本能正确理解其所传达的内涵。对比其他国家,中国消费者也更愿意为健康的食物花钱。

在获取健康及饮食相关信息的渠道上,消费者主要是通过微信公众号、食品宣传以及身边亲友的介绍。其中,开始养生的消费者会更主动关注官方公众渠道,还没养生的更多依赖亲友介绍。

目前,在饮食健康方面,近八成消费者会进行食补;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相对有更强的食补意识。更多消费者会积极选择健康规律的饮食来避免特定的健康问题,愿意购买更多对健康有好处的食品,愿意为不含不良成分的产品花更多的钱。

在消费者关注的健康问题中,对于“提高免疫力”的需求尤为强烈,“补气血”和“调理肠胃”也是大众希望通过食药同源产品进行改善的方面。

红枣是药食同源食材食用率“一哥”,食疗产品发展需多方助力

民间历来就有:“一天三颗枣,青春永不老”的说法。2020年1月,卫健委公布了110种药食同源名单,较之2019年又新增了9个品类。在110种药食同源食材中,食用率前十的品类分别为红枣、枸杞、山药、阿胶、桂圆、人参、山楂、莲子、金银花和蜂蜜。

其中,红枣、枸杞、山药在日常生活中更多被食用,有超过50%的消费者在过去一年中曾食用过,红枣排行第一。同时,红枣、枸杞、山药也是更多被认知为食药同源食材的品类。

食药同源食材一般都被如何消化掉了?白皮书显示,在食用方法上,消费者通常会有2~3种方式,膳食烹饪最为普遍,作为零食也是较多的吃法;此外,红枣相对更多用于甜品,枸杞更多泡水,山药多入日常膳食,核桃则更多作为零食直接食用,茯苓相对更多外用。

食药同源食材广受青睐,食药同源食疗产品发展前景乐观。其中红枣是具有潜力的品类,但要进一步发展仍需市场多方配合。这包括政府制定政策与长远规划,专业机构规范与完善药食同源体系与标准以及企业对食药同源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内,食用过红枣的消费者中,有72%的红枣消费者表示会购买更多,有48%过去一年未食用红枣的消费表示会考虑购买。

在110种食药同源食材中,红枣在功效上,除被大众广泛认知的补气血及美容养颜的功能外,红枣还有很多其他功效,如防癌抗癌等,仍有待市场进一步教育。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