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丘眉 文图)“存款太多的操心”
“数字人民币,终于来了。”这一评述,是基于8月14日商务部网站刊发的《商务部关于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
商务部的这份通知同时还引发了一般消费者的刷屏。“数字货币在5月由4个城市扩大到现在28个省市,这个步子有点儿大。是不是你现在在所有银行的所有储蓄存款,都直接转化为数字货币?”一些消费者在各种群里焦急地求证以上信息。
以上被求证的信息,是一个误会。上海证券报做了求证后称,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仍是“4+1”,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并没有改变。商务部通知中的28地试点,其实是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那些焦急求证者,被善意笑话为“存款太多的操心”。
比之几个月前央行已经公示的试点消息,商务部的通知确实引发了业界以及一般老百姓对于数字人民币的普遍关注。“中国将成为全球首个实施数字货币的国家,人民币国际化又往前迈进一步,以后我们的出口、进口都会和数字人民币关联。”8月16日9:37,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开源技术服务中心发起人杜玉杰更新了他的朋友圈。
8月16日21:52,复旦大学教授韦森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分析《数字人民币的背后》,该分析署名作者为“十七进制”。韦森教授发出相关评述:“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看起来是小事,但这实际上意味着货币制度史的一个时代即将开始。”
货币制度史的一个新时代
央行数字货币是指中央发行的数字货币,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与法定货币等值。它的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数字化形态。“十七进制”称,它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替代MO。DC/EP是对MO的替代,也就是对现金的替代,而不是对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的干涉。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具有法偿性,也就是说,不能拒绝接收数字货币。从法权性讲,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第二,双层运营。第一层是人行对商业银行,第二层是商业银行对接老百姓。商业银行向人行交付100%准备金,然后人行给予商业银行等额的DC/EP,接下来用户通过现金或者存款等向商业银行兑换DC/EP。第三,防止双花。采用类似UTXO结构的货币模型,同时从技术上保证发币和转账的安全性。
“十七进制”称,传统电子支付在没有信号的环境中无用武之地,而DC/EP不需要网络就能支付,因此也被称为双方“双离线支付”。极端条件下如天灾、地震等情况没有网络,网银和第三方机构的使用会陷入瘫痪状态,而DC/EP双离线技术可保证在极端情况下和纸币一样使用。中国版的央行数字货币,不再只是空中幻影,开始测试“落地应用”。而且,“数字货币只是表象,重构支付网络才是‘远大宏图’”。在“十七进制”看来,因为SWIFT系统,当下无论你在哪里,你的钱都在美国手里,这就是所谓的“长臂管辖”,只有重构一个支付体系,才有可能逃脱。
相城,Nocash
初次看到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名单的人难免会有点讶异,居然没有上海。上海的有关业内人士会告诉你,虽然上海一直是金融创新的前沿,但是上海的金融创新,一定要求是稳健中的创新。民间一直有长三角区域金融副中心称呼的“苏州”,代替上海出现在名单上,也就比较顺理成章了。
另外,苏州的测试也并非全城,而是其中的一个区。不是苏州最老的姑苏区,也不是此前发展最为抢眼的苏州工业园区以及高新区,却是在一个外地人看来有点陌生的相城区。“相城区,其实是从最早的吴县分拆而来。吴县包含相城与吴中,正是当年‘苏南模式’的发源地。”8月19日,现居吴中区的俞先生告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相城区,一大半是民营企业,剩余的以外资企业为主,市场生态比较完整,而且近些年开始快步前进。“相城区在苏州属于后起之秀。最早是姑苏区,然后高新区,之后是工业园区。一方面,成熟区域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相城区较为充足的土地空间以及高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这些年相城区政府对于走在前面的一些技术,引进的力度都比较大。”居住在高新区的张先生对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
“从苏州整体经济分解来看,相城区的经济体量比较小,但市场生态相对完整,从这个角度来看,被选作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倒是很合适。”俞先生对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补充道。居住地距离相城区大致20公里路的俞先生,至今并没有听到周边朋友在体验数字人民币的声音,“亲友群里也没有什么声音。”张先生在高新区里也没有听到什么讨论的声音,“暂时还没有感觉。目前微信和支付宝用着也习惯了。”俞先生在几年前已经知晓了比特币,“风险大,不敢玩”。不过,他也早已习惯手机付款,“皮夹子里放了几百块钱,好像一年多还没有用,全是手机付款”。
“No,cashonly。”这样的一句话,你是否曾经耳熟?而且对方的声调多少难免带有一丝丝的傲慢。如今,这句话将在越来越多的地域被“Nocash”代替。Nocash,货币制度史新时代最为显著的表征,最为重要的大地域新起点,落在了中国。“找回一百块现金,感觉有点错愕,很久没用现金。”8月19日11:13,邵先生在朋友圈感慨。
杀向华尔街
货币制度史的一个新时代,在“Nocash”的声音中徐徐展开。
《货币的非国家化》,是“自由”代言人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在1976年出版。哈耶克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革命性建议:废除中央银行制度,允许私人发行货币,并自由竞争,这个竞争过程将发现最好的货币。
扎克伯格是不是哈耶克的信徒?我们还不得而知。不过,我们知道他是一个“黑客精神”信徒。2012年,Facebook首次申请公开募股时,扎克伯格写了一封给潜在的股东的公开信,在信中宣称Facebook打算用黑客理念进行整体运行,而不只是在产品发展上。扎克伯格把Facebook公司的黑客精神价值定义为快速、大胆和开放。
这样的扎克伯格冲进数字货币王国,极大地影响了数字货币的进程。2019年6月,Facebook子公司LibraNetwork联合全球26家企业,发布加密货币项目白皮书,白皮书的第一句话是: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Libra要建立一个“无国界货币”。
Facebook建立“世界货币”的勃勃野心,着实吓坏了华尔街。或许,还有更多其他世界金融大街区。实际上,Libra还另有一个名字,叫GlobalCoin,翻译过来就是“全球货币”。Facebook这个动作意味着将有27亿用户接入加密货币支付体系;当然,同时也意味着3/4的互联网人口可能要摆脱美元的控制。“十七进制”说,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将第一次得到现实验证。科技巨头从硅谷杀向华尔街,骨子里流着全球化的血液,Facebook并不甘心做美国金融的一枚棋子。
显然,有着Facebook一样勃勃野心的还有更多。
杜玉杰:货币和支付系统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8月19日,大河财立方·上海会客厅就数字货币与杜玉杰进行了主题对话。
大河财立方·上海会客厅:当下一些媒体有此说法:现在数字货币有三股大军,第一股是极客军团,它的代表就是比特币;第二股是正规军,它的代表是Facebook的Libra;第三股是国家队。现在国家队里面做得最早的就是中国的央行。你对于这一说法怎么看?
杜玉杰:数字化使得货币和支付系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首先,传统货币体系中的任何支付工具最终都是与商品或者法定货币挂钩的。例如当今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整个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是可以合法兑换成黄金的,而所有其他货币都与美元挂钩,“数字货币化”之后可能会被数字平台的货币取代。其次,正在进行的数字革命拆解了货币所提供的基本功能,如储值、交换媒介和记账单位等。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促进了点对点的价值转移,而Libra重新定义了支付和用户数据的交互方式,“数字货币”可能会导致对货币传统交易模式的彻底背离。因此数字货币将带来大量的创新机遇,所以说这三股大军看起来有相关,但其实做的是三个事儿,三个不同的事儿。
大河财立方·上海会客厅:你认为数字化对于货币制度将有怎样的革新?这是否也从另一个维度打开中国开源的加速器?
杜玉杰:一方面,数字货币与大型平台生态系统的关联可能会导致货币功能的重新捆绑,其中支付服务与一系列数据服务将捆绑在一起,这鼓励了数字货币之间的差异化,但阻碍了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另一方面,数字货币还可能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剧变:与邻国进行社会或数字一体化的国家可能面临数字货币化,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平台的广泛发展可能导致超越国界的数字货币区的出现。而开源作为一个开放的全球化协作的生产方式,将有利于打破地域的限制,更有利于先进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同时由于代码公开、透明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监管。国内开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也已经日趋成熟,众多企业都有参与国际开源基金会的经验,未来或许可以依托开源生态来促进金融科技的繁荣与发展。
责编:徐一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