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贾永标)市值刚刚逼近5万亿大关的鹅厂,正式披露了半年报。
8月12日,腾讯控股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0年Q2腾讯营收1148.83亿同比增长29%,净利润301.53亿同比增长28%;上半年腾讯营收2229.48亿,净利润572.32亿。
在多行业普遍受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下,腾讯这份成绩单明显好于预期。在腾讯看来,这一竞争力来源于后疫情时代其充分发挥了“B+C”产品矩阵优势,捕捉到了消费升级、数字化转型中的新机会。
一组可以佐证的数据是:腾讯不仅实现了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再创新高增至12.06亿,二季度其在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也取得突破,相关营收达298.62亿元同比增长30%。
不过,尚在5万亿市值大关徘徊的腾讯,已经被不少券商给予更高的估值空间,支撑这些高估值想象力的,究竟是什么?
社交基石稳固,微信活跃用户突破12亿
尽管近期微信在海外的处境并不算太好,不过在前有印度后有美国的夹击之下,微信仍然展现出了作为腾讯基石的底气。
腾讯半年报显示,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2.06亿,同比增长6.5%,环比增长0.3%。事实上,对于一款用户基础如此之大的软件,能保持这种增速已属不易。
腾讯显然也对此感到满意,有关微信的布局描述被放到了半年报的第三页,其位置仅次于核心营收数据一览。腾讯称,微信发布了版本更新,以增强其在通信、内容及服务方面的功能。在通信层面,最新的“拍一拍”功能激发了许多创意互动,而在微信家校群内新增的直播功能也使通过微信进行在线教育更加便利。
不过,腾讯对微信的希冀远非于此。腾讯在财报中称,在服务方面,腾讯助力传统零售商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小程序协助其恢复营业。随着经济活动复苏,通过小程序产生的交易额环比有所回升。腾讯推出了一项免费且简单易用的小程序功能“小商店”,助力长尾商家建立及运营线上店铺,为商户提供订单管理、售后服务及直播等多种能力。
从战略角度来看,“Allin新基建”是腾讯近期喊得较为响亮的口号,但从实际布局来看,“Allin微信”或是“微信isall”则更为实际些。毕竟,有了12亿的用户基础后,不管腾讯在其中植入什么元素,其最后交出的成绩单都不会太难看,这也是腾讯的面子所在。
不过话分两头,曾经站在“Allin”地位的QQ表现则稍逊一筹。财报显示,QQ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数为6.47亿,较去年同期的7.06亿下降8.4%。第一季度QQ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数为6.93亿,环比下跌6.6%。
QQ用户数据出现下滑并非新鲜事,自2013年以后,QQ月活跃用户的增长开始明显放缓,2015年一季度便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同比下跌1.92%。
随着QQ用户不可逆地年轻化,腾讯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其在财报中称:QQ方面,腾讯增添了功能让用户在未能与朋友及家人相聚之际,可以在线上有更好的互动。用户可以发起线上派对,在视频聊天中与朋友一起玩人工智能的社交游戏。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吸引正在增长的二次元文化(“ACGN”,即动画、漫画、游戏及小说)粉丝群,腾讯推出了可在QQ聊天使用的定制化漫画表情包,并丰富了二次元相关小程序的内容。腾讯自称这些改动“深受年轻用户的欢迎”,不过较之B站等二次元文化大本营,QQ此举究竟能来多高的用户黏性值得审视。
网络游戏贡献382亿营收,强化文创IP成趋势
做游戏对于腾讯而言,不再是一件讳莫如深的事儿了。
从腾讯财报的披露位置来看,网络游戏紧随通信社交位列核心要素第二位。从数据来看,网络游戏带来的相关营收也对得起这一位置。财报显示,腾讯网络游戏收入382.88亿元,同比增长40%。
可以发现,在游戏领域,腾讯正通过加速产业链整合,提高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疫情下的“宅经济”也持续为游戏产业赋能,助推游戏市场活跃,以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内容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今年6月底,腾讯游戏召开2020年度大会。IP产业链模式的构建被视为腾讯游戏未来发展极为重要的战略,将游戏形式与其他文化载体相结合,也在本次发布会上被多次提及。
近期,由腾讯影业联合多方出品的电竞IP网剧《穿越火线》正式上线。三天时间内,这部电竞网剧仅在腾讯视频平台中便收获了1.3亿次专辑播放量,每集都能够收获数十万的弹幕互动量。
有声音指出,火爆的数据背后,除了有平台制作团队与游戏团队的深度配合加持,还在于《穿越火线》IP在过去多年中积累下的庞大玩家粉丝资源,“剧游联动”最终促成爆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此前一直被家长群体诟病的“游戏防沉迷”系统,腾讯也在进行积极探索。今年6月,腾讯游戏专门针对“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的问题,扩大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范围,对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户进行甄别。
数据显示,其中拒绝或未通过验证人脸识别验证的用户,登录环节有89.05%被纳入防沉迷监管,支付环节有82.62%被拦截了充值行为。风险和收益是相匹配的,对于腾讯游戏产业而言亦复如是,能够妥善处理游戏产业的负影响,才能在这条航道上一往无前。
腾讯云吹响冲锋号,B端业务上升至战略高度
截至8月12日收盘,腾讯港股收涨1.36%,报520.5港元/股,总市值逼近五万亿大关。与此同时,基于腾讯二季度以来的新变化,来自野村等近40家券商均对腾讯给出了“买入”“增持”等积极评级,其中野村证券更是上调腾讯控股目标价至655港元。
纵观多家券商研报观点,支撑腾讯高估值的因素,除了上述C端业务表现可圈可点外,包括腾讯云在内的多项B端业务取得了积极进展,或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最新企业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报告,在IaaS市场,2019年腾讯云全球市场份额较2018年上升一名,排名全球第五。在全球Top5云计算厂商中,腾讯云保持增速第一。
在腾讯内部,其于5月份宣布率先拿出5000亿元用于新基建投资,全面升级“基础设施、技术创新、研究资源”三大能力,以投带产促进数字经济“内循环”,打造腾讯ToB生态。
两个月后,腾讯清远云计算数据中心7月正式开服,成为国家新基建战略背景下,腾讯云首个容纳百万服务器的数据中心集群,也是华南地区迄今为止最大的新基建项目。清远云计算中心主要服务范围为粤港澳大湾区,可为腾讯云的政务、教育、医疗、游戏等多种业务提供支持。
在过去20余年的探索中,腾讯逐渐站稳了互联网企业中的C位,但船行高处,必将面临更大的风浪与冲击,谁将会是腾讯下一阶段攀爬冲刺的锚点?行业、第三方以及腾讯自身,都在寻求这个充满想象力的答案。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