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吴春波)8月10日晚间,血液制品和流感疫苗龙头企业华兰生物披露了其2020年上半年报,在营收同比上年微降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净利的微增。
与此同时,这家多年来以稳健著称的上市企业,也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时刻:旗下疫苗业务平台华兰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疫苗公司)分拆至创业板上市并已进入辅导,公司股价稳步增长并实现市值破千亿。
进入下半年,新冠疫苗研发和疫苗公司分拆上市的进展将成为市场关注的新焦点。
实现营收13.87亿元,新冠疫苗研发稳步进行中
公告显示,华兰生物是一家从事血液制品、疫苗、基因工程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业务包括血液制品业务、 疫苗制品业务及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研发、生产三类业务,是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中血浆综合利用率较高、品种较多、规格较全的企业之一,旗下疫苗公司则已发展成为国内流感疫苗龙头。
中报显示,华兰生物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3.86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15%;实现净利润5.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0.94%。血液制品成为其上半年营收的主要贡献者,实现营收13.8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其疫苗营收为-579.01万元。华兰生物董秘谢军民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疫苗收入为负主要是以前销售在本期价格调整换票及部分疾控客户零星未按计划接种完退货所致。
华金证券研报显示,因为季节性因素,上半年华兰生物流感疫苗并未进行批签发,7月份开始进入批签发期,华兰生物四价流感疫苗7月获批130万支。
而根据华兰生物往期的财报,每年的下半年是该公司疫苗业务爆发期。
根据中华预防医学会预测,为应对流感、新冠双流行的挑战,2020年流感疫苗批签发量预计将比2019年翻番,达到5000万剂,而这也将带动流感疫苗接种率的显著提升。
华兰生物表示,其破伤风疫苗接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的生产现场核查,狂犬病疫苗等疫苗处在药品注册过程中;下半年公司继续加强市场拓展力度,做好流感疫苗和四价流感疫苗的生产和销售工作。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今年上半年,华兰生物与广东省疾控中心、河南省疾控中心达成合作协议,目前已完成毒种连续传代纯化,三级种子库建立,已开展疫苗的生产及动物试验等相关研究。
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今年5月份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华兰生物还与香港大学、厦门大学联合开展减毒活疫苗的研发。减毒活疫苗比灭活疫苗要复杂得多,需要更长时间实现,但是华兰生物拥有全国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平台,一旦研发成功,也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新冠肺炎疫苗生产基地。
6月18日,华兰生物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正按计划开展新冠疫苗临床前研究,同时新建了P3生产车间和实验室。
华金证券分析师王睿表示,华兰生物业绩符合预期,血液制品全年有望稳定增长,疫苗公司分拆有序上市,下半年将显著贡献业绩。
河南第4家市值破千亿企业,疫苗公司进入上市辅导程序
除了分拆上市,华兰生物今年以来的另一个看点是市值。市值也通常被视为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今年年初,华兰生物的股价由年初的26.73元/股一路上涨,并于7月14日首度迈过千亿市值门槛,成为河南第4家千亿市值的A股上司公司。
截至8月10日收盘,华兰生物的股价仍为60.71元/股,对应市值为1108亿元,超过洛阳钼业,为河南A股市值第三大上市企业,排在牧原股份和双汇发展之后。
华兰生物旗下疫苗公司分拆上市,是国内疫苗行业的大事件。除了疫苗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流感疫苗领域的龙头,高瓴资本张磊和并购女皇刘晓丹两大重量级投资者旗下资本的战略投资,让疫苗公司的对应估值达到138亿元,也为其创业板上市及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华兰生物表示,本次分拆并成功上市有利于华兰疫苗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研发、运营的投入,从而巩固华兰疫苗的市场竞争力。华兰疫苗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将有助于深化公司在生物制品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实现疫苗制品业务板块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公司资产质量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持续、健康的长远发展。
中报显示,报告期内,华兰生物启动分拆疫苗公司上市科创板,通过股东转让疫苗公司股份引入高瓴和晨壹,完成改制。4月份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了上市预案,6月份在河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目前正在接受华泰联合证券的上市辅导。
华兰生物分拆上市计划开展同时,华兰生物疫苗公司也赢得了更多中介机构的认可。8月4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苏州高新区·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华兰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以100亿元估值上榜,位列全球第256位,也是首家登上独角兽榜单的河南企业。
责编: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