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吴春波)7月13日,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披露了新乡拓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新药业)的招股说明书,拟公开发行不超过3150万股,募资3.95亿元用于两个主业相关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拓新药业表示,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将加快公司固定资产建设进度,为现有优势产品的产能提升和新产品的逐步规模化生产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也将有效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从而提升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经营绩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拓新药业日常决策核心的董事成员中,6位董事有4位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并从拓新药业发起设立至今一直担任要职。
拟募资3.95亿元 投向两个主业相关项目
根据招股书,拓新药业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化学合成、生物发酵核苷(酸)类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核苷(酸)类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产品的研制、生产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
据介绍,拓新药业在国内核苷(酸)类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领域已形成了从基础产品到高端产品阶梯性的较为完整的产品链,并形成了嘧啶系列、嘌呤系列、核苷酸系列、核苷系列等多个系列产品,主要涵盖抗病毒、抗肿瘤和神经系统用药物领域。
本次IPO,拓新药业目标创业板(注册制),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3150万股,拟将募集资金3.95亿元,按轻重缓急程度全部投入与公司主营业务紧密相关的3个方面,分别为“核苷系列特色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拓新药业研究院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分别拟使用募集资金2.35亿元、6000万元和1亿元。
据介绍,核苷系列特色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将利用子公司新乡制药现有工业用地,规划建设5个医药中间体和2个原料药产品。
拓新药业表示,该建设项目位于政府划定的产业集聚区,土地充裕、配套齐全,相关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将有效利用资金积极推进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加大环保投入,持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率。
一位熟悉拓新药业的人士表示,此前由于受制于资金的约束,拓新药业部分工艺成熟、市场需求大的优秀产品无法扩大产能并满足市场的需求,该公司储备的部分市场前景好、盈利能力强的产品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
拓新药业表示,本项目募集资金到位后,将加快公司固定资产建设进度,有效实现产能瓶颈的突破,优化产品结构,为现有优势产品的产能提升和新产品的逐步规模化生产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6名董事4名来自河师大,最近三年净利持续增长
与今年以来先后实现上市的金丹科技和捷安高科一样,拓新药业曾于2014年12月17日起在新三板挂牌并公开转让,是河南省较早挂牌新三板的企业之一。后于2019年4月16日起终止挂牌,挂牌期间未收到证监会和股转系统的处罚。
杨西宁是拓新药业的实际控制人,其直接持有拓新药业36.4513%的股份,同时通过一家公司间接控制拓新药业3.4921%的股份,合计持股比例为39.94%。
截至招股书发布日的拓新药业股权结构图
招股书显示,杨西宁是“60后”,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河南省西华师范学校教师、新乡市有机化工厂车间主任、新乡市华丰精细化工厂厂长等职务,并担任拓新有限(拓新药业前身)董事长,目前担任拓新药业董事长。
实际上,杨西宁之外,拓新药业亦有多位董事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招股书显示,在拓新药业现有的6名董事中,咸生林、渠桂荣和王秀强也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而且均为拓新药业的公司发起人(咸生林通过其控制的咸氏投资参与发起)。
其中渠桂荣曾任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已于2014年退休。而王秀强则历任新乡制药技术员、拓新有限生产部经理、拓新有限董事和副总经理、新乡制药董事等职务,现任拓新药业董事、副总经理职务。
作为一家兼具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制药行业企业,拓新药业关注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产品储备建设。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拓新药业研发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3.10%、3.44%和4.02%,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产品方面,拓新药业现有4个系列9个产品,分别用于抗肿瘤、抗病毒和神经系统药物的生产。
另外,拓新药业还有15个原料药储备产品,其中2个已经通过国家药监局备案,分别为单磷酸阿糖腺苷和盐酸阿糖胞苷,应用领域分别为抗病毒和抗肿瘤;4个用于食品添加剂的原料药处于“已申报,待审核”阶段;另有3个原料药正在进行工艺优化,分别为卡培他滨、磷酸氟达拉滨和胞磷胆碱,前两者用于抗肿瘤,后者用于神经系统疾病。
得益于持续的研发投入,拓新药业主要财务指标最近几年表现较好。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度,拓新药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87亿元、3.91元和3.83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298.78万元、6321.91万元和6125.18万元,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741.09万元、7300.07万元和8637.52万元。
选择第一套上市标准,未来拟加大自主研发力度
招股书显示,拓新药业所处行业为“化学药品与原料药制造”,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符合国家战略。
而在上市标准方面,拓新药业选择了深交所注册制改后的上市标准中的第一套标准,即最近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根据上述拓新药业最近三年的业绩规模数据,拓新药业符合其所选择的上市标准。
拓新药业表示,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的整体实力将进一步增强,资产负债率将大幅降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将大幅提高,财务结构进一步优化,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有利于公司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拓新药业部分产品直接、间接出口海外市场的比例较高,且目前海外疫情仍呈现增长态势。因此,国外疫情发展导致的出口约束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对拓新药业产品销售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根据招股书,随着间接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拓新药业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而作为本次募投项目的“拓新医药研究院建设项目”,也将成为拓新药业未来研发创新的载体。
拓新药业表示,公司将继续发展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模式,同时注重产学研对公司研发水平的提升作用,积极探索与国内外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企业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发,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研发水平。
责编:刘赟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