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财立方
2019-12-14 21:27:06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霄 文 朱哲 摄影
时隔19年后,赵建华与大河报再一次相遇了。这是12月13日,在郑州CBD举行的“现代农民圆桌·深耕希望田野”论坛现场上,已是新乡市建华农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赵建华的真实写照,如今他已是该论坛的受邀嘉宾。他打趣地说,“19年前,我是带着乡亲们为原阳米正名的小青年。而今,已是两鬓已白的中年汉。”岁月如梭,他和乡亲们对做好原阳大米产业的那份坚守和信心始终如一。与大河再相逢,即是希望借大河财富论坛链接资本与电商平台,让原阳大米这一河南农货代表作真正走出中原。
| 时隔19年后的重逢,触发原阳大米“硬汉”与大河报老故事
“大河报是原阳大米的‘亲人’。2000年,是大河报认真调查、客观报道为原阳米正名,给了当地米农、产业带坚持下去的信心。”赵建华这番开场话,瞬时吸引了场上所有人的目光。
这个久远的事件恐早已被公众忘却。
经记者查询,2000年12月,有国内媒体曝光了广州查获了9.35吨“问题大米”。其由陈米反复研磨后,掺进了工业原料白蜡油混合而成,行话叫“打米油”。人吃了会拉肚子、会头晕。经有关部门查证,这些米来自河南原阳的大米市场。报道一经公开,被称为长江以北最大的大米集散地原阳桥北大米市场,立刻陷入了瘫痪,无法开市。
此后,国务院当时派出调查组,经过10多天细致调查发现,这批“问题米”并非原阳大米。而是当地农民由山东购进了一批米,存放在原阳大米市场销售。此后,另有一家米商购买了这批大米,“涂”油、换包装,贩卖到了广东市场。
大河报秉承客观、真实、公正的新闻原则,对该事件进行了详实的跟踪报道。在这一过程中,有个叫年轻人的举动引起了本报注意。他为了给原阳大米正名,辞去了在新乡市某电子商务公司的工作,办起了“原阳大米”配送中心。从原阳米农手中收购大米,以“零利润”向市场销售。他说,绝不能因为极少数人的不法行为,将原阳大米的信誉毁于一旦。
2000年12月8日,大河报头版刊发新闻《原阳一青年农民向“毒米”叫板儿》,当年的新闻主角即是当日论坛上的赵建华。
受制于当年的技术条件限制,无法再找到那天大河报头版版样,看到昔日青年赵建华是何模样。
赵建华说,当年那个小青年,如今已是的中年汉。当年“问题大米”风波,他改了行、下了田。近二十年,一直在做原阳大米的育秧、耕作、销售。他所在的新乡市建华农牧专业合作社,打通了完整的大米产业链。“我们的理念是捍卫与复兴原阳大米,这始终未变。”
| 以复兴原阳大米为名,寻求大河财富论坛“链接”、赋能
“问题大米”风波虽已远去,原阳大米却彷如在过往20年未走出“心结”,在国内市场重树江湖地位。就如今天,在郑州街头大小超市里,原阳米、“黄金晴”只是添头,或待在货架的底层。
“原阳大米是河南农产品的经典名篇。但它曾被市场‘深埋’,如今激烈行业竞争中,单靠米农、当地中小大米企业单打独斗,很难获得根本性突破。”赵建华此次参加大河财富论坛的本意,就是来寻求帮助。
正如他在2019大河财富中国论坛的主要分论坛——大农圆桌上表达的两个期望:一方面是,获得资本的关注、助力,对原阳大米植入完整的商品化属性,唤醒市场对它独有品质重新认知,推动当地产业链迭代升级。另一方面,与拼多多、苏宁、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取得对接,让标准化、品质强的原阳大米通过网络获得广袤的市场认知机会。
“原阳大米、黄金晴品种,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它需要得到河南自家人的关爱,需要获得资源链接、外部赋能,帮助它走出中原。”赵建华说,大河财富论坛是中原经济社会的窗口,希望他的此次来访,即能与“老朋友”重逢,也能圆上他“复兴原阳大米”这个20年的梦。
| 【相关链接】原阳大米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原阳大米产自黄河古道,是豫北地区为数不多的大米种植区域。
原阳大米独有的特性,源于当地历史上常有黄河水患,饱受了洪涝和盐碱的侵扰。很长一段时间,原阳地区都流传着这样两首顺口溜。盐碱地白茫茫一片,勉强种一些红薯和高粱。尝尽了黄河苦头的原阳人做梦都盼着“三红”(红薯、红高粱、红辣椒)有朝一日能变成“三白”(白米、白面、白棉花)。
正因独有的气候环境、土壤,在盐碱地长出的水稻也自带碱性,原阳大米香味足、透明度、蛋白质含量等8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当地所产黄金晴大米,源于上世纪80年代引种日本品种,其淀粉以及铜、铁、钙等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国际有名的泰国大米。尤其是铁的含量,更高出日本天价大米“一见钟情”数倍。
责编: 张利瑶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