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财立方
2018-11-04 22:08:10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杨霄 李震
虫洞、脑科学、暗物质、弦理论、五维空间……这些窥见宇宙未来的前沿科学有何重大进展?11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腾讯WE大会没有让人失望。
七位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在会上揭晓了天文、物理、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的重大科学进展。腾讯与自然集团推出的“自然科研全球影响力大奖”也现场发布,第一年将关注脑科学领域。此外,由腾讯打造的“救命的AI”亮相本次大会。
腾讯首席探索官网大为介绍腾讯“救命的AI”
| 七位全球顶级科学家同台,推开“雅努斯之门”
今年WE大会主题是“雅努斯之门”,以古罗马双面神雅努斯为喻,寓意人类将从遥远的过去中,窥见未来世界的架构。
本次腾讯WE大会的现场嘉宾阵容可谓豪华: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可穿越虫洞”之父基普·索恩,五维空间理论提出者、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丽莎·兰道尔,欧洲航天局高级顾问、哈勃望远镜项目发起者马克·麦考林,中国脑计划推动者、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中科院合成生物学权威专家覃重军,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总编辑菲利普·坎贝尔以及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研究所所长乔尔·杜德利,七位顶级科学家同台亮相。
在今年WE大会的舞台上,七位全球顶尖科学家,分享了从天文、物理到生命健康等多个领域的突破性进展,用前沿科学搭建起一座连接生命和宇宙、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 虫洞、脑科学、暗物质、弦理论······WE大会前沿科学干货不止这些
开场嘉宾基普·索恩,被誉为当代天体物理学领导者之一。因对引力波探测做出的贡献获得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也是多部经典科幻艺术背后的科学顾问。他首次将虫洞设计为时间机器,开创了科幻界的先河。
他在演讲中表示,“往前追溯,我们可以看到电磁波给我们带来多少变化,往后400年,我们将电磁波观测和引力波观测结合起来,我们还会有更多更大的发现。”
理论物理学家 基普·索恩
理论物理学权威丽莎·兰道尔,分享了在暗物质和额外维度领域的最新发现。她说:“在高维度空间当中存在类似膜的物体,它对于物理学的重要意义有几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可以生活在一个膜世界当中。在高维度的世界当中,我们所知道的所有的事情,其实都被聚集在了一张膜上。”
理论物理学权威 丽莎·兰道尔
作为哈勃望远镜、罗塞塔彗星探测计划等项目的参与者,马克·麦考林一生致力于观测宇宙,他正致力于推动“世界最强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升空。他表示:“詹姆斯·韦伯望远镜会帮助我们去了解宇宙,包括恒星的起源,银河系的许多神秘之处。”
欧洲航天局(ESA)科学与探索高级顾问 马克·麦考林
如果研究宇宙诞生的秘密是探索过去,那么在人工合成生命领域的世界性突破,则打开了通往更遥远未来的大门。来自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覃重军,介绍了全球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案例。这一重大突破不仅领先国际同行,更有望成为寻找衰老和癌症治疗方法的利器。他鼓励人们大胆探索,“我每天要做的事就是靠想象打开未来的一扇扇大门,第二天冷静下来选择其中正确的一扇。”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覃重军
| 蒲慕明:人工智能发展,需要从脑科学得到启发
人工智能,是本次大会探索的前沿科学重点之一。
中国脑计划领军人物、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在全力推动AI与脑科学的融合发展。他说:“未来人工智能要进一步发展的话,就需从脑科学得到启发,包括机器学习的过程,怎么从脑启发的这个概念来设计新的计算模式,新的类似人脑的神经元结构的器件、芯片,甚至是机器人。”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蒲慕明
数字医疗专家乔尔·杜德利分享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杜德利团队于今年6月发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可能成因,他期待通过数据的积累,未来做出突破。他说:“我的梦想就是所有的诊所、病人都能够连结在一起,我们可以进行信息的分享。”
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研究所所长 乔尔·杜德利
| 腾讯打造“救命的AI”,多项技术已用于医疗领域
腾讯首席探索官网大为在演讲时表示,腾讯在人工智能上的布局一直非常看重医疗,看中人的健康。他表示,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腾讯正在打造“救命的AI”。
发布于2017年8月的“腾讯觅影”是腾讯首款AI医学影像产品,目前已构筑起两项核心能力:利用AI医学影像分析,实现食管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乳腺癌等疾病的早筛;利用AI辅诊引擎,对700多种疾病风险进行预测诊断。
2017年11月,科技部宣布,依托腾讯建设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截至2018年7月,腾讯觅影已累计辅助医生阅读医学影像超1亿张,服务超百万患者,提示高风险病变15万例。
2018年11月,腾讯宣布其AI+医疗领域研究已从影像筛查进入病理分析阶段。融入AI及AR技能的智能显微镜,可根据医生的语音指令,自动识别、检测、定量计算和生成报告,并将检测结果实时显示到目镜中,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度。
目前,“脑卒中”成为我国居民死亡首要原因。腾讯与天坛医院展开合作,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能早期快速判别脑出血病因的辅诊算法与系统,有效降低医生的漏诊和误诊率。这套系统未来将在基层医院使用,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改变。
结合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腾讯还推出了帕金森病运动功能智能评估系统。在患者不穿戴任何传感器的情况下,仅通过普通智能手机摄像头拍摄,就能完成帕金森病的运动功能日常评估,全程只需3分钟,诊断速度相比传统评估方式提升10倍。
腾讯AI在全球农业种植大赛中超越人类水平
| “自然科研全球影响力大奖”亮相 鼎力支持青年科学家
从太空探索到人工智能,腾讯近年来尤其重视基础科学与前沿科技的发展,不仅在各个科研领域加大投入,还与国际顶尖科学出版集团自然科研达成战略合作,致力于科学探索和科学普及。始于2013年的腾讯WE大会,六年间共邀请超过50位世界顶尖科学研究者登台。
由腾讯携手自然科研(NatureResearch)创立的“自然科研全球影响力大奖”,也在今年WE大会上正式亮相。该奖项关注青年,激励新生代科学家做出突破;关注前沿,尤其是充满未知与挑战性的学科;关注未来,鼓励以科技进步造福社会,解决全球性难题。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总编辑菲利普·坎贝尔在大会上发布了这一奖项。他说:“我们不要忘记,不仅仅要谈技术、学术研究,同时我们也要改变社会状况,让上百万甚至上亿人能够过得更好。”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总编辑菲利普·坎贝尔介绍与腾讯合作的“自然科研全球影响力大奖”
该奖项每年关注一个不同的科学领域。2019年,该奖将重点关注“脑科学”,特别是颠覆性地改变人们对大脑的认识、并将此转化为现实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包括大脑与行为的关系、技术突破、预防和治疗大脑疾病的新颖技术等。大奖开放申请时间持续到2019年2月9日,获奖者名单将在明年11月公布。
责编: 裴熔熔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