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18-10-08 17:54:06
当地时间10月8日,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公布。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该奖授予美国经济学教授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和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Paul M. Romer), 以表彰二人在创新、气候和经济增长方面研究的杰出贡献。
威廉·道布尼·诺德豪斯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是耶鲁大学经济学斯特林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是气候变化经济学,该研究重点表明人类因忽视不作为所带来的灾难性高代价。
保罗·罗默是斯坦福大学教授,他被认为是经济增长方面的专家。 保罗·罗默在1977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并于1983年在该校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他被《时代杂志》选为1997年美国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
根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奖是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成立300周年之际,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而设立的奖项,但它并非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但在评选步骤和授奖仪式方面与诺贝尔奖相似。
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从1969年起该奖已颁发49次,共有79位获奖者。1969年的奖项授予挪威经济学家拉格纳·弗里希(Ragnar Frisch)以及荷兰经济学家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以表彰二人在计量经济学方面的贡献。2017年,美国学者塞勒(Richard H.Thaler)因在行为经济学方面的贡献获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平均年龄为67岁,最年轻获奖者是1972年的得主艾罗(Kenneth J.Arrow),当时他51岁;而年龄最大的获奖者是获奖时已90岁的美国经济学家赫维克兹(Leonid Hurwicz)。
此外,2009年,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因在经济管理行为领域的卓越成绩而获奖,曾成为史上唯一一位女性获奖者。
丨盘点近10年得主及其成就
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国家银行设立,于1969年首次颁发,截至2018年共颁发50次,其中有25次(截至2017年数据)是仅一位得主单独获奖。以下整理出近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奖者以及他们的成就。
资料图:诺贝尔奖得主宣布现场。
2017年
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 泰勒因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而获奖。泰勒把心理学的现实假设融入经济学的决定分析。他研究和探索有限的理性、社会偏好及缺乏控制力的后果,并展示出这些人类特质是如何影响个人决定,以致影响市场效果。
2016年
哈佛大学的奥利弗 哈特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本格特 霍斯特罗姆因对契约理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两位经济学家对最优契约安排的分析完善了很多政策和制度的制定。
2015年
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安格斯 迪顿因研究消费、贫困和福利方面获得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安格斯 迪顿最主要的学术贡献在于提供了定量测量家庭福利水平的工具,以此来更准确地定义和测量贫困,对更加有效地制定反贫困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资料图: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 古斯塔夫(右)为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奥利弗 哈特颁奖。
2014年
被誉为当代“天才经济学家”的法国经济学家让 梯若尔以对市场力量与调控领域研究的贡献而获奖,打破了多年来美国经济学家垄断经济学奖的现象。梯若尔在当代经济学三个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激励理论均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2013年
美国经济学家尤金 法马、拉尔斯 彼得 汉森和罗伯特 席勒因对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取得显著成就而获奖。评选委员会指出,他们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人们目前对资产价格理解的基础,资产价格一方面依赖波动风险和风险态度,另一方面也与行为偏差和市场摩擦相关。
2012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 罗思和劳埃德 沙普利,以表彰他们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上所作的贡献。沙普利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使双方不愿打破当前的匹配状态,以保持匹配的稳定性。而罗思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稳定”是理解特定市场机制成功的关键因素。
资料图: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霍尔姆斯特罗姆在诺贝尔博物馆的椅子上签名。
2011年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 西姆斯以及纽约大学的托马斯 萨金特共同获奖。西姆斯研究短期经济政策的作用,反映出对宏观政策效果的关注。而萨金特作为理性预期学派的领袖人物,在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的作用、动态经济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的关系等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2010年
美国经济学家彼得 戴蒙德和戴尔 莫滕森,以及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 皮萨里季斯,凭借对“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理论的分析而获奖。三人的理论可以解释 “为何在存在很多职位空缺的时候,仍有众多人失业”等经济现象。三人建立的经济模型还有助于人们理解“规章制度和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职位空缺和工资”。
2009年
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 威廉森因对经济管理行为的卓越分析而获奖。奥斯特罗姆的研究揭示了使用者组织是如何有效管理公共资源的。威廉森的研究则发展了有关公司作为一些架构安排解决利益冲突的理论。
2008年
得奖者美国经济学家保罗 克鲁格曼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他的新理论能够帮助解释自由贸易和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驱动力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丨有关诺贝尔经济学奖,你所需要知道的几个事实:
自1969年起至2017年,共颁发了49次诺贝尔经济学奖
有25次诺贝尔经济学奖只授予了一位经济学家
有17次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两位经济学家
有6次诺贝尔经济学奖由三位经济学家共同分享
有79位经济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
只有1位女性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她是艾莉娜·奥斯特罗姆,于200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获奖时的平均年龄是67岁
诺贝尔经济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是肯尼斯·阿罗,他在1972年获奖时只有51岁
诺贝尔经济学奖最年长的获奖者是里奥尼德·赫维奇,2007年他获奖时已90岁,同时,他也是所有学科中获奖年龄最大的诺贝尔奖得主
与经济学奖有关的诺贝尔奖之家:196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杨·廷伯根(Jan Tinbergen)和1973年的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尼古拉斯·廷伯根(Nikolaas Tinberge)是兄弟。
197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戛纳·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和198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瓦·缪尔达尔(Alva Myrdal)是夫妻。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最常见的生日是5月21日和2月28日,在这两个日期中,分别有7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出生,但是大部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都于10月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