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财立方
2018-09-04 08:31:26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周世龙 陈沛
中国第一“火锅股”海底捞香港上市更进一步!大河财立方-中原地区最具影响力财经全媒体平台←戳我下载
9月3日,港交所披露信息显示,海底捞已通过上市聆讯。同时更新了招股书,招银国际和高盛为联席保荐人。
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73.42亿元,上年同期为47.56亿元,同比增长54.4%。全国门店数量由去年底的273间增至362间。同店销售比上年同期增加6.4%。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其翻台率分别为4.0次/天、4.5次/天、5.0次/天、4.9次/天,据了解,海底捞的经营数据在中国主要中餐品牌中处于较高水平。
丨旗下子品牌积极对接资本市场,野心十足
2018年5月17日,海底捞国际控股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披露2017年营收总额为106.37亿元,同比增36.2%。
从整体来看,2017年海底捞营收总额是106.37亿元,日均1500人就餐,是中国国内首家营收超百亿的餐饮企业。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都在国内中式餐饮市场均排名第一。
收入构成方面,海底捞的主要收入来自餐厅经营、外卖业务及销售调味料及食材,其中绝大部分收入来自餐厅经营,2017年所占比例达到97.6%。
此前,与海底捞相关联的两家企业已先后登陆资本市场,其中,其底料供应商颐海国际2016年在港上市,2017年海底捞旗下冒菜品牌优鼎优(U鼎冒菜)登陆新三板。
自上市以来,颐海国际的财务指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18年上半年财报披露的数据为:营业收入10.04亿元,同比增长59.14%;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62.97%。
截至记者9月3日发稿,该公司的股价为19.840港元,对应市值近200亿港元。比上市时增长超7倍。
除了颐海集团,海底捞还拥有有多个关联公司,均在逐步拆分作独立运作。优鼎优这家于2014年成立,海底捞旗下一家专门做冒菜的餐饮公司,是海底捞把自身火锅产业链分拆的子品牌。海底捞还拥有蜀海集团这样的仓储物流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野心不言而喻。
丨中国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海底捞发展冲入快车道
据了解,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为一体的大型跨省直营餐饮品牌火锅店,全称是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为张勇。
海底捞在简阳、北京、上海、沈阳、天津、武汉、石家庄、西安、郑州、南京、广州、杭州、深圳、成都、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城市和国家有百余家直营连锁餐厅。
根据相关分析数据,对比美日韩等国餐饮业的发展历程,当一国的人均GDP处于5000-10000美元时,该国餐饮业将保持稳定较快的增速(一般高于同期GDP增速)。
1970年美国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餐饮业迎来了长达二十年的高速发展期。
自2011年起,中国人均GDP超过了5000美元。而海底捞进入发展快车道的时间点,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结论。
2011年前后,海底捞成立员工呼叫中心、开启阿米巴经营模式、“海底捞”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海底捞LOGO英文部分更改,品牌形象统一化、专业化;并完成了第二品牌“U鼎冒菜”开业布局等。
据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火锅餐饮市场总收入由2014年3167亿元增长至2017年43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3%。火锅餐饮因受益于其受欢迎程度及其可扩张性与高度标准化的独特业务模式,预期在2020年收入增加至5843亿元。
据悉,为了顺利赴港上市,海底捞在去年大幅扩张,在全国新开近百家店,并计划2018年开设180-220家新餐厅,在国际化扩张路线上也在谋求布局。
丨二、三线城市收入正成为海底捞重要收入构成
海底捞与河南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02年,当年11月,海底捞郑州经八路店营业。后来陆续在2003年开业红专路店,2005年开业淮河路店等。据统计,河南目前有海底捞23家门店营业。
而从招股书上来看,海底捞2017年上半年来自一线城市的收入为14.27亿元,来自二线城市的收入为23.39亿元,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收入为6.36亿元。
从顾客人均消费来看,2018年上半年来自一线城市的最高,为106元,二线城市为94.2元,三线及以下城市为91.8元。
由此可以看出,类似于河南市场,来自二三四线城市的收入正越来越成为海底捞重要的收入构成部分,收入增长幅度大幅超过一线城市。
丨拟于本月下旬正式挂牌,创始人张勇将第二次敲钟
赴港上市,是具有独特商业模式新锐公司的客观选择。
交银国际(亚洲)联席董事林聪在8月29日在郑州举行的“豫见香港出彩中原——豫港跨境投融资交流会”上对海底捞的上市做了举例。
海底捞在香港上市时,因为关联交易,底料供应商颐海国际对其关联交易的比例占到了50%以上,但是港交所经过考察后发现,这一比例在逐年下降,说明公司管理层正在改善这一问题,所以也通过了其上市审批。这也是香港资本市场和内地资本市场的监管逻辑的不同。
另外林聪认为,在香港上市最大的优势,就是时间表可控,从意向上市到完成挂牌,一般只需要8—12个月即可完成。
早在2016年颐海国际登陆港股市场时,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已有了敲锣经验,这次可以说是驾轻就熟。彼时,张勇夫妇持有颐海35.59%的股份,为颐海国际实际控制人。
据了解,海底捞本次在港上市拟融资规模10亿美金,公司总估值100亿美金。下周一(9月3日)开始PDIE,将于9月7日定价,9月下旬正式挂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