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玩家王府井入局免税市场,拿下中国第8张免税牌照

大河财立方

2020-06-10 22:20:23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张利瑶 文图

免税市场再添实力玩家。6月9日,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于当日收到控股股东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转发的《财政部关于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免税品经营资质问题的通知》,授予公司免税品经营资质,允许公司经营免税品零售业务。受此消息影响,王府井股价今天涨停。

与此同时,免税市场行业寡头与玩家的接连入局、以海南自贸港为代表的政策扶持东风、疫情对国外免税市场的冲击⋯⋯重重因素叠加下,国内免税市场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炙热”。

| 王府井成为中国第8张拥有免税牌照的企业,或主要布局北京市场

靠奥莱业务支撑已久的王府井终于有了新“王牌”。6月9日,王府井正式成为中国第8张拥有免税牌照的企业。

多个专业人士表示,王府井拥有免税牌照之后,利用其百货和奥莱等业态,或将释放更大的品牌资源优势。除王府井外,我国此前共有中免、日上免税行、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侨等七家企业拥有免税业牌照。据悉,中国免税店大致有三种模式,分别为机场免税店、市内免税店及离岛免税店。

“免税牌照在国内比较稀缺,对企业来讲,往往在规模采购中具有议价能力,也能相应降低成本,进而提升企业受益。”有业内人士指出,免税牌照对企业意义重大,利好无疑,对股价也有提振作用,但长期还需看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业绩表现。

根据王府井官网,目前,王府井在全国共分布43家门店,在河南地区分别有郑州、洛阳、焦作5家门店。王府井是否将针对河南地区门店开设免税店?郑州地区免税门店涉及的经营范围和计划有哪些?对此,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致电王府井城市奥莱郑州锦艺城店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王府井拿下免税牌照是集团的统一规划,目前暂未透露具体情况。

知情人士透露,王府井集团拥有免税资质已有一段时间,主要体现在退税业务上。此次该集团拿到免税品经营资质,正是建立在此前已经拥有的免税业务的基础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王府井集团旗下的北京商场拥有退税业务,所以免税店落地形式可以预估还是聚焦在北京市场。”该人士预测。

记者注意到,早在之前,郑州已有新概念免税店。6月10日,记者从绿地·天空之城相关负责人获悉,经海关总署批准,中服免税旗下的中服郑州市内免税店已于2019年底在郑东新区绿地双塔“天空之城”开门营业。“与其他免税店一样,顾客需凭护照进店消费,并且需要有180天内出国记录。满足以上条件,即可购买门店的免税商品。目前我们门店主要销售进口品牌化妆品、香水、腕表、皮具、饰品、小家电、食品等。”该负责人称。


| 股价狂涨128%、王府井市值增百亿,免税概念股集体大涨

受此消息影响,王府井股价近日走势强劲。6月10日,王府井开盘一字涨停,股价创新高至30.12元/股。同时,王府井股价也带动了零售百货股的集体狂欢,其中百联股份、杭州解百、兰州民百等个股涨停,上海九百、鄂武商A等随之跟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初,市场传出王府井申报免税牌照的消息,该公司股价开始飙升。数据显示,从5月6日到6月9日,王府井股价从12.82元/股涨至27.38元/股,涨幅高达113.57%。

“免税牌照自带免税市场进入壁垒,也正是由于稀缺性,相关概念遭到爆炒。”业内人士表示。

实际上,近来因免税业务而股价暴涨的公司不止王府井一家。4月中旬,格力地产自宣布收购珠海免税后,公司股价在复牌后连续走出8个涨停,二季度累计上涨已超过170%。

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海外消费大约37%发生在免税店中,其中包括境内外机场免税店和境外市内免税店。疫情期间,国际航班数量大幅缩小,海外代购、旅游人数严重萎缩,海外消费的市场被暂时冰封。在此背景下,国内免税店的接连落地或将进一步抢夺本就火热的免税店市场。

此前,国信证券分析师曹光指出,免税牌照较稀缺,盈利能力较强,净利率30%左右,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盈利。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消费者为全球奢侈品市场贡献了三分之一的销售额,免税渠道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中国下调进口关税、加强对灰色市场管控,各大奢侈品品牌持续调整国内外市场价差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免税消费或将持续回流。


政策利好下,中国国旅、王府井、格力地产等玩家相继入局

纵观当前国内免税市场,一方面,中国国旅的寡头效应,使得中出服、中侨、深免、珠免在供应链、渠道和规模效应等方面都相对欠缺竞争力,但王府井、格力地产等新玩家的接连入局也使得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在政策扶持下,海南作为免税市场竞争的热土和主战场,已经率先打破众玩家的观望态势。

今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将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

随后,国内免税店市场就消息不断。其中,海南正迎来属于它的高光时刻,免税市场是其中之一。五一假期期间,海南的4家免税店销售同比增长28.1%,加之近期海南自贸港政策的印发,其中“放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万元,扩大免税商品种类”等政策,进一步表明海南免税市场扩容趋势明显。

在王府井拿到免税资质前,5月11日,格力地产发布公告称将收购珠免集团,注入免税业务。

作为我国免税市场的龙头——中国国旅,之前凭借旗下的中免集团,占据三亚海棠湾免税店、上海机场免税店、北京机场免税店等核心地段,2017年,中国国旅收购日上免税最终一家独大,总计占据八成市场。

6月9日,中国国旅再次宣布,已收购海免51%股权。自此,海免也被中国国旅收入囊中。此外,中国国旅拟更名,由“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剥离旅行社业务,主营免税领域。有数据分析,这将使得中国国旅在国内免税市场的份额由80%升至85%,“寡头”地位进一步稳固。至此,除中国国旅外,国内免税市场仅剩中出服、深免、珠免、中侨、王府井等,尽管后来者们在资金、供应链、体量及市场份额等方面,与中国国旅相距甚远,但众玩家“抢食”格局已初显。

从全球市场来看,目前韩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免税零售市场,占全球免税的21.8%,而韩国免税市场中超六成免税销售额来自中国游客。

据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预计,到2025年,中国消费者将贡献全球近40%的免税消费总额。随着我国引导海外消费回流的相关政策的接连出台,国内的免税市场也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机遇。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