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张召辉:国药河南靠什么连续9年领跑?| 河南两会财经访谈㊷

大河财立方

2020-01-13 10:34:16



大河财立方《极刻》第404期

特别版·大河财立方河南两会财经访谈

|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贾永标朱哲 摄影

今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原建设,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抓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在河南省政协委员、国药控股河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河南)总经理张召辉看来,目前我省28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市)已全部出台实施方案,17个试点县(市)已挂牌组建36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施医共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加快步伐。

针对这一情况,他在今年递交的建议中写道,建议河南省政府推动建立医联体内“七统一”管理,激活职称评审、内部考核、绩效分配等工作,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提升基层诊疗水平

作为一名医药领域的政协委员,张召辉每年的提案都从专业角度出发,为民生实事发声。去年他在提案中呼吁对医美乱象进行整治,在积极发声的同时,他还带领团队主动入局,在实践中推动问题解决。

“我们专门设立了医美业务部,积极与上游药械厂家展开合作,争取更多的医美品规进入央企平台。”张召辉说,目前国药河南已经与数十家上游的企业开展业务合作,部门采销一体、数据透明,确保更多能让消费者放心的产品进入流通渠道。

在今年两会期间,张召辉注意到我省在推动医共体建设方面已经走到了全国前列,但仍然需要加快步伐。他告诉记者,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等原因,广大群众对分级诊疗的目的和意义了解不够,对具体操作流程、医保政策等内容知晓率不高。

张召辉认为,主管部门要将帮扶工作作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督促牵头医院下沉技术力量,落实帮扶措施,并且将“专家坐诊工作”纳入相应绩效奖励考核,让下派医务人员沉下心来帮扶基层,见到实效。

他还提到,推动医共体建设应实现医疗卫生健康信息共建共享,打破信息孤岛,使集团内各成员单位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检查结果互认,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只有在这种条件下,群众看病就医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就医负担减轻,健康中原建设才能提速。”张召辉说。


连续九年领跑

国药河南迈上300亿新台阶

资料显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型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构建了集研发、制造、物流分销、零售连锁、医疗健康等为一体的大健康全产业链。作为该集团在河南区域的省级平台公司,国药控股河南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连续9年领跑河南医药流通行业。 2019年12月31日,张召辉在新年致辞中透露:过去一年国药河南紧紧围绕“3+2”新战略的工作部署,取得了含税销售额近300亿元的成果;河南公司全省市场占有率达30%,较2018年提升3.5个百分点,连续9年居河南省医药流通行业榜首。 究其背后原因,张召辉表示,过去一年公司聚焦直销、服务B端,牢固把握“规模、创新、效率”三大主题,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据介绍,过去一年国药河南全业态板块协同并进,抢占市场先机,重点制定区域市场份额提升发展计划,通过提升供应链上下游服务水平、购销联动争抢份额、渠道归拢等多种举措,稳固了河南医药流通领域龙头的地位。 “尽管国药河南已经连续9年领先,但我们深知:企业越大,责任越重。”张召辉告诉记者,比起企业规模,他们更注重回归国药“关爱生命、呵护健康”的初心。尤其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更要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医药健康产业服务,更好地承担起作为央企为全省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的使命和责任。


引入世界一流仓储管理系统

利用新技术助推高质量发展  

2019年1月2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通过了18家5A级物流企业的答辩,其中国药控股河南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二十七批A级物流企业名单中国家5A级物流企业的一员。一家医药企业能够跨领域摘得物流领域的最高荣誉,背后离不开该公司跨行业找差距的决心。 据了解,国药河南十分重视信息系统和先进设备在物流方面的应用。该企业不但拥有世界一流的WMS仓储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和供应链管理(CMS),同时还拥有先进的自动化仓储设备、智能温控系统及冷链全程可视化自监控平台等,满足了物流的高效运转需求。 “纵观历次工业革命,新的科学理论及生产工具的出现,总是会引发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张召辉表示,医药商业企业必须审时度势,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提升企业科技支撑能力,结合医药行业实际和特点寻找新动能,实现新旧动能持续转换,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发展理念是关爱生命、呵护健康,但看似简单的八个字,实则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付出。”张召辉说,新的一年国药河南将在保障老百姓用上安全药、放心药上继续努力,为新时代河南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编: 李震  | 总监:万军伟

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