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财立方
2019-10-16 15:37:36
|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徐兵 贾永标
停牌半年之久的汇源果汁(01886.HK)从未逃出舆论的漩涡。
无论是4月份与天地壹号的“分道扬镳”,还是近期被“先锋系”牵出债务危机,关于汇源果汁的舆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9月9日,“先锋系”旗下P2P平台工场微金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对外披露了其平台上四家借款企业的情况,分别为伊春源原商贸有限公司、伊春汇源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虎林汇源新生态乳业有限公司、虎林汇源新生态牧业有限公司。
工场微金消息显示,来自汇源集团旗下的这四家公司在平台的借款项目总额为400万元,还款日为8月初至8月中旬,均已逾期。而为了偿还债务,四家公司选择以汇源果汁抵债。
公司债务高企,汇源果汁在河南最大的生产基地情况如何?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第一时间赶往开封工厂进行了调查。
汇源开封工厂生产正常
正招聘业务人员
10月15日上午,开封市宋城路与三大街交会处车辆稀少,道路两侧零星的商店衬托出一种远离闹市的幽静。从此处沿林荫小道向东行约三百米,北京汇源集团开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封工厂”)的大门便呈现眼前。
记者此前致电开封工厂办公室,一工作人员称该工厂主要负责汇源旗下饮品生产,业务均按照母公司调配进行,目前厂区生产情况正常。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记者以应聘者身份与该公司业务主管取得联系。“因公司业务发展,需要招聘十余个业务人员。”对方表示,应聘者需要有车,依据个人能力,月薪七八千左右。
“目前工厂有三百人左右,业务人员有七八名,此次招聘的人员主要负责开拓开封市场。”该主管透露,“汇源是民族品牌,业务比较好拓展。”随后记者问起工厂的生产情况,他以“与市场内容无关”为由进行了回避。
当天是工作日,厂区内有几名搬运工人在忙活。
工厂门口的汇源直销店内,工作人员说,天气转冷生意会受到一定影响,不过前不久节假日期间,来店里提货的人还不少。记者随机翻看了几件商品,发现汇源主打的100%纯果汁系列产品生产日期均为8~9月份。
事实上,这两个月恰是汇源的多事之秋。“先锋系”旗下P2P平台工场微金消息显示,来自汇源集团旗下的四家公司在该平台的借款项目总金额为400万元,还款日为8月初至8月中旬,至今均已逾期。而为了偿还债务,四家公司选择以汇源果汁抵债。
天眼查信息亦显示,北京汇源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多达60条,其中仅9月份发布的就有23条。
餐馆、便利店汇源产品较少
大型商超供货稳定
汇源在河南的市场销售情况怎样?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在金水区、郑东新区走访时发现,汇源系产品在餐馆、小型便利店与大型商超中处境迥异。
“近两年都不卖汇源果汁的货了,同等价格下,汇源的包装不够高端。婚庆、聚会等一般用农夫果园、果粒橙的较多。”一名便利店老板表示。更有餐馆负责人称:“有两三年没见过汇源的业务人员了。”
不过汇源在丹尼斯、大哈超市等大型商超的表现却是另一番景象。一名大哈超市的女性理货员告诉记者:“汇源果汁在这卖得很不错,与农夫果园差不多。”她说:“这边的汇源果汁主要是大哈超市洛阳总店与汇源直接对接的,其他大哈超市也是这样的情况。”
数家丹尼斯超市的反馈与此类似,店员们表示,“主要是老品牌,所以汇源的销量一直还可以”。
家乐福河南某门店主管说:“汇源果汁的橙汁和桃汁卖得比其他种类的果汁更好些,但菠萝汁、草莓汁、苹果汁则卖得一般。”该主管称,因为他们是大仓供货,货是供应商提前送至货运分拨中心的,所以暂未遇到缺货的情况。
河南果汁产量位于全国第二
汇源果汁市占率11%
记者查询国家统计局官网发现,2018年,由于国家政策监管趋严,软饮料行业整体产量下降,果蔬汁饮料产量也随行业趋势波动,2018年,果汁饮料产量为1589.22万吨,同比下降35.36%。
从产量地区分布来看,2018年,四川省果汁及果汁饮料产量最高,全年四川省累计生产各类果汁及果汁饮料199.41万吨,占全国果汁及果汁饮料产量的12.55%;河南省紧随其后,全年累计生产各类果汁及果汁饮料144.24万吨,占全国果汁及果汁饮料产量的9.08%;福建省位列第三,全年累计生产各类果汁及果汁饮料119.7万吨,占全国果汁及果汁饮料产量的7.53%。
记者从公开资料中获悉,目前国内主要果汁企业的主营业务仍然以低浓度的果汁为主,行业集中度比较饱和。根据尼尔森统计数据显示,龙头企业市占率均超过10%,行业中市场份额前三的企业分别为可口可乐(中国)占比14.6%,味全食品11.6%,汇源果汁占比11.0%。此外,康师傅、统一、百事可乐“果缤纷”、农夫山泉紧随其后,几乎所有果汁生产商都有低浓度产品。
尽管汇源果汁的排名一直较为靠前,但相关财务数据却显示,汇源近年来的日子并不好过。记者梳理发现,根据该公司2017年中报,汇源果汁总负债为115.18亿元,1年内到期的短期借款达55.79亿元,占其总债务的65%,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2.5%。而上半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为28亿元,毛利润12亿元,公司权益持有人益利仅为5592万元。此后再无定期报告披露。
2018年4月3日,汇源果汁发布停牌公告,正式停牌。时至今日,汇源果汁仍未能复牌。停牌前股价仅2.02港元,近10年跌幅超80%,市值蒸发超百亿港元。按照交易所规定,如果汇源果汁未能于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复牌条件,将被启动退市程序。
而这一切变化,还要追溯到十年前一次未能达成的“卖身”交易。
▲表格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曾欲“卖身”可口可乐未果
后陷入灰暗十年市值损失百亿
一度堪称国民饮料的汇源,由盛转衰发生在2008年。
这一年,汇源总资产突破100亿,迎来高光时刻,但同样是在这一年,创始人朱新礼萌生退意,他曾公开表态:“做汇源确确实实是辛苦,没有比这更辛苦的事了,16年来我就没有休过一个星期天,每年除夕夜都是在车间和员工们一起度过。”
恰好此时可口可乐抛来了橄榄枝,朱新礼便将汇源“盛装打扮”,一心想把汇源卖给可口可乐。可口可乐也开出179.2亿港元的溢价价码,双方情投意合,只待最后开花结果。但这桩跨国大宗收购案以失败告终。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朱新礼和汇源都有些猝不及防,当时为了“卖身”而砍掉的销售体系,不得不被重新搭建,而一些新建的项目也因此停滞。2009年,汇源业绩首次出现亏损,净利润为-0.99亿元,从此开启漫漫灰暗十年。
有业内人士称,后来的十年间,汇源陆续在全国规划和建设了近20个农村农业项目,这些项目周期长、投入大,严重影响了汇源的利润,最终也对该公司的现金流形成了巨大影响。
时间来到2019年4月27日,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将与天地壹号、广州和智达成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共同拓展果汁饮料市场。根据公告,天地壹号以现金方式向合资公司出资人民币36亿元,占股60%,汇源果汁以资产出资方式向合资公司出资24亿元,其中包括汇源果汁商标。合资公司成立后,还会拿出30亿用于购买汇源果汁的资产、股权和渠道。而汇源则向天地壹号及合资企业提供果浆、浓缩果汁及代加工生产服务。
很多人一时间对这一消息感到错愕,天地壹号是一家在新三板上市的地方饮料公司,怎么能将大名鼎鼎的汇源收入囊中。但有声音指出,像十年前卖身未果一样,对于朱新礼而言,重要的是终于把汇源卖了出去,一并甩掉的还有巨额债务包袱。
但事不遂愿,这桩“联姻”也再一次告吹。7月16日,汇源果汁宣布,经订约方作出详尽审慎考虑后,公司认为进一步推进协议项下拟进行的交易的条件可能尚未成熟。合作框架协议的有效期为合作框架协议订立之日起计60日,由于订约各方未于该60日期间内订立最终协议,故合作框架协议已自动终止,且不再具有任何效力。
10月5日,先锋控股与网信集团联合发布讣告,宣布先锋集团董事长、网信实控人张振新经抢救无效去世。就在张振新去世前十天,“先锋系”旗下P2P平台工场微金公布了一份四家借款企业以物抵债的公告。这四家借款企业均为汇源集团子公司,而它们用汇源果汁系列产品抵债的行为,再次将这家公司送入舆论漩涡。
责编: 徐姣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