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财立方
2018-08-23 18:47:22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黄鑫
2018年9月1日下午,由大河报·大河财立方和《证券市场红周刊》、央广网、中原证券联合主办的“2018投资策略发展论坛”将在河南郑州隆重启幕。
届时,论坛将邀请全国知名价值投资人登台分享投资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坚定价值投资 静待市场机遇”为主题,为投资者搭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交流平台。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提前专访了论坛重要嘉宾王哲,听他讲述其多年的研究成果。
| 下半年流动性相对宽松 大盘2700点或成阶段性底部
作为美国东北大学的金融学硕士、CFA、FRM持证人、中原证券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王哲对中国A股和宏观经济有着深入的研究。
在沪深两市成交量低迷、指数屡创新低的背景下,王哲对目前的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王哲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随着资管新规的逐步落地,影子银行融资信用的收缩,A股缺乏上涨的动力。
同时,金融去杠杆的效果开始逐步传导到了实体经济,二季度经济数据也并不是特别好看,因此投资者对A股的基本面的预期并不乐观。
王哲表示,从汇率来看,今年人民币汇率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从6.3跌到了6.9,回顾从2015年的“811汇改”开始,当时从6.2的位置点到6.9大概用了差不多用了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但是这次只用了几个月时间,人民币贬值直接影响了整个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投资者对汇率这方面存在一定的担忧。
在王哲看来,央行释放的流动性下半年将呈现缓和态势,投资者对流动性预期、经济基本面的预期将逐渐好转。
据了解,7月31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了一个新的判断,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一个“变”字又延伸出“6个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8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第二次会议则对当前的金融风险做出了新的判断:风险由发散状态向收敛状态转变。换言之,金融风险蔓延的态势已被“扭转”,“紧信用”局面亟需扭转。
对此王哲认为,下半年流动性宽松将会对大盘形成一定的支撑,所以可以认为现在大盘2700点附近处于一个阶段性底部的位置。
| A股入摩长期利好 建议关注回购、破净等相关股票
6月1日,A股将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成分股名单,随着234只A股股票“入摩”,一场投资市场的变革也将到来。
234只股票对于有着3000多只股票的A股市场来说,规模并不大。但从宏观上看,A股“入摩”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意义重大。
王哲表示,6月份的入摩比例为2.5%,9月份增加到了5%,按汇率折算,入摩为A股一次性带来的增量资金大概是600亿元到800亿元,但是如果是百分之百纳入的话,增量资金将达到1.7万亿元。
但是,A股完全纳入MSCI大概需要5到7年的时间,从韩国的历史数据来看,韩国被纳入MSCI之后,其股市的增量资金每年都有稳定的增长,MSCI被动型投资基金的增量资金进来之后,韩国股市有明显的一个估值抬升。所以投资者应该注重长期投资,挖掘优质的上市公司,随着外来增量资金的增加而获得股票的溢价。
其实,不仅是A股“入摩”给投资者们带来了利好,上市公司回购和破净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机遇。
据统计,截至7月30日,今年以来已有165家公司发布了股份回购计划,回购规模上限达到537亿元。大约100家公司实施了回购,回购资金规模已达124亿元,规模创新高。
同时,截至8月20日,沪深两市破净公司达到241家,占上市公司总体的7%。超过200家上市公司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
对此,王哲认为,从今年1月到8月,很多股票都在跟着大盘震荡下跌,包括一些优质的行业龙头股,有些已经跌破了其安全边际。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大股东增持、回购等措施来维稳股价。因此,投资者可以在股东回购、增持的上市公司中去挖掘优质股票,再结合自己的投资经验和方法寻找投资机会。
而对于破净的股票,需要投资者分情况来看。对于那些通过跨界并购上市、主营不清晰、“讲故事”的一些小市值的企业,市场风险偏好逐步回落,在整个机构抱团取暖的过程中,这些企业是被抛弃的对象;而那些有经营业绩支撑,长期来看企业所处的行业具有发展前景,这部分破净公司还是值得关注的。
想了解更多投资知识和技巧?快来参加2018投资策略发展论坛吧!
2018投资策略发展论坛
时间:2018年9月1日13:00~18:00
地点:中国·郑州郑东新区河南传媒大厦4楼锦悦厅
报名方式:扫码关注大河财立方微信公众号,报名后添加小秘书进入活动群。
报名通道
▼▼▼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大河财立方微信
点击菜单栏【报名】
直接报名;
或在微信后台回复关键词“投资”
获取报名链接。